塞北旬宣岁屡迁,才疏政拙愧同年。
省耕每向春风里,问俗常于夜月前。
白发盈颠秋渐短,丹心报国老弥坚。
桥门咫尺云霄隔,听教无由讲席连。

【注释】

旬宣:指时间,这里指一年。岁屡迁:年复一年地迁移。才疏政拙:才能低下,政治手腕拙劣。愧同年:惭愧与您同朝为官。省耕:巡视田间。问俗:询问民俗。丹心报国:赤诚之心以报效国家。桥门:指科举考试的考场。咫尺:形容很近。云霄:天空。听教:听受教诲。无由:没有机会。

【译文】

在塞北的京城里度过了许多个春秋的变迁,我的才能低微,处理政事的能力差,惭愧自己和您是同年的人。

我常常在春风中巡视着田野,询问民俗情况;夜晚月光下,我经常思考着治理国家的策略。

白发渐多秋意已深,我仍然坚定地忠诚报国的心志不变。

我们之间只隔一道桥门的远望,却如同隔着重重云霄,彼此不能相见。只能通过聆听教诲来学习,而无法亲口向您请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祭酒离别时的心情,以及对李祭酒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技巧,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责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