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后相思日几回,青云空有梦魂随。
惊心白发嗟何益,过隙光阴去莫追。
绛帐传经当让子,金门抗疏不知谁。
丈夫志气干牛斗,未信贫无立地锥。

《和教谕王德宾所赠韵》是明代诗人罗亨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分别后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重逢的渴望。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同时提供相关的赏析。

  1. 别后相思日几回
  • 描述了自从与某人分别后,诗人每天都沉浸在对对方的深深思念之中。这里的“相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而“日几回”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频繁和强烈。
  1. 青云空有梦魂随
  • “青云”常用来比喻仕途或理想,诗人用它来表达自己虽然在现实中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在梦中却常常与对方相见。这里的“梦魂随”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诗人的梦境中总是伴随着对方的出现,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牵挂与思念。
  1. 惊心白发嗟何益
  •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衰老和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尽管心中充满对旧友的思念,但现实的无情和时间的推移也让诗人感到悲哀。这里的“惊心”和“嗟何益”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可能无法重逢的恐惧。
  1. 过隙光阴去莫追
  • 这里“过隙光阴”比喻时间的流逝非常迅速,如同穿过缝隙的光线一样难以捉摸。而“莫追”则是告诫人们不要浪费时间试图挽回已经失去的时光或事物。此句传达了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提醒人们在面对时间时要有节制和珍惜。
  1. 绛帐传经当让子
  • 描述了在教育领域,一位贤才应该超越年轻人,传授知识给学生。这里的“绛帐”指的是古代学者的读书场所,象征着学问和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当让子”表达了尊重和谦虚的态度,强调了传承知识的责任和使命。
  1. 金门抗疏不知谁
  • 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在朝廷中为正义发声的场景。诗人通过“抗疏”表达了自己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的勇气。然而,诗人并未直接指出是谁在做这样的事情,这既显示了诗人的谦逊,也增添了一层神秘和不确定感。

罗亨信的《和教谕王德宾所赠韵》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人物性格、社会风貌和时代背景的画作。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窥见明代士人的日常生活、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