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紫嵯峨势插霄,鹧鸪苍翠更岧峣。
凤林寿岭春光媚,古洞龙门景物饶。
竹下清泉常汩汩,杏梢晴霭自飘飘。
仙翁归隐多幽兴,足迹何曾到市朝。
诗句:
金紫嵯峨势插霄,鹧鸪苍翠更岧峣。
凤林寿岭春光媚,古洞龙门景物饶。
竹下清泉常汩汩,杏梢晴霭自飘飘。
仙翁归隐多幽兴,足迹何曾到市朝。
译文:
金紫山峰巍峨挺拔直插云霄,鹧鸪鸟栖息的山峦更加高耸入云。
凤凰林中的寿岭春光明媚动人,古老的洞穴和龙门景色丰富引人入胜。
竹林下清澈的泉水总是潺潺流动,杏树梢头晴朗的雾气随风飘动。
仙人隐退山林享受无尽乐趣,他的足迹从没踏进过市井与朝廷。
注释:
- 金紫:这里指代的是地名“金紫”。
- 嵯峨:形容山势峻峭。
- 插霄:直插天际。
- 鹧鸪:一种鸟类。
- 岧峣(yáo yáo):形容山峰高峻。
- 凤林寿岭:这里可能是指某个以凤凰和长寿为主题的园林或山岭。
- 春光媚:春天的景色迷人。
- 古洞龙门:可能是指某个历史悠久且具有独特景观的山洞或桥梁。
- 竹下:竹林之下。
- 汩汩(gǔ gǔ):水流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泉水声。
- 晴霭(ǎn):天气晴朗时云雾散开的景象。
- 飘飘:形容微风拂动树叶或云雾轻轻飘动的样子。
- 仙翁:这里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
- 归隐:隐居。
- 幽兴:深远的乐趣或兴致。
- 足迹:这里指仙人曾经来过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绥阳县内八景的秀美景色。首句通过“金紫”二字点明了地点,接着通过“势插霄”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大与壮观。第二句则转向自然景观,以“鹧鸪苍翠”和“岧峣”来形容山峰的秀丽,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风景如画的美景。
第三句转而写凤凰林中的寿岭,这里的“春光媚”表达了春天时节的生机勃勃和美丽。第四句则进一步描述了古老洞穴与龙门的奇特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接下来的两句分别描写了清泉与杏花的景致,通过“涓涓”与“飘飘”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泉水的流淌声和感受到微风拂过的清爽。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仙人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