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朝趋禁陛,今日上陵台。
讵识龙骖远,犹疑宝扇回。
雨垂苍柏泪,风动碧山哀。
千岁岐周下,空传凤鸟来。
【注释】
谒:拜见。龙骖(cān参):指龙骖驾的车子。骖,副驾。禁陛:宫廷门前台阶。
讵(jù)识:哪里能知道。
犹:还。宝扇:古代帝王所乘坐的车。
岐(qí奇):山名,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
凤鸟:传说中的神禽,这里比喻贤者。
【赏析】
这首诗为唐玄宗时韦述所作,写诗人拜谒泰陵(即泰陵墓)的所见所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先帝的追思,也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首句“先朝趋禁陛”,表明诗人是在朝廷上行走,是向皇帝行礼的场景;第二句“今日上陵台”,表明他今天来到墓地,也是向皇帝行礼的场景。
“讵(jù)识龙骖远,犹疑宝扇回”,意思是诗人不知道皇帝乘坐龙车去远方,还怀疑是不是像《汉官仪》中所记的那样,皇帝乘坐着由羽人执拂而驱的宝扇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皇权的尊崇。
“雨垂苍柏泪,风动碧山哀”,意思是说雨水从苍老的柏树落下,仿佛在流泪,风吹动青翠的山峦,发出哀鸣。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千岁岐周下,空传凤鸟来”,“岐周”指的是周王朝,“凤鸟”是指祥瑞之物,相传凤凰飞临周王朝,象征着国家繁荣昌盛。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千年后的周王朝已经衰落,只留下一片废墟,而那些吉祥的征兆也已经消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
【作者简介】
韦述(726—805),字弘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文学家、史学家。大历三年(768)进士及第,曾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尚书左丞等职。大历八年(773)任河南尹、节度河南河北观察使、检校礼部尚书。大历十年(775)迁太子宾客致仕,卒年八十一,葬万年县洪固乡洪固原村北岗。著有《两京道里记》、《大唐新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