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棹江天豁,移尊草阁幽。
到窗分岳翠,当槛泻烝流。
春至花经眼,秋深月满楼。
使君时对客,诗兴绕沧洲。
注释:
1 倚棹江天豁:依靠船桨在宽阔的江面上,视野开阔。
- 移尊草阁幽:将酒杯移至草堂内,享受一种幽静的环境。
- 到窗分岳翠:窗外的山色被描绘得如画一般。
- 当槛泻烝流:水从栏杆上流淌下来,形容水流湍急。
- 春至花经眼:春天到来时,花儿在眼前盛开。
- 秋深月满楼:秋天来临,月亮高挂,照亮了整个楼阁。
- 使君时对客:使君(即太守或县官)此时正在与客人交谈。
- 诗兴绕沧洲:诗人的兴致似乎随着沧洲的波涛而流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象。首句“倚棹江天豁”,通过倚靠船桨的动作,表达了作者面对广阔无垠的江面时的开阔心境。接下来,“移尊草阁幽”和“到窗分岳翠”,两句分别表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宁静之美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第三句“当槛泻烝流”中的“当槛”指栏杆,形象地展现了水的流动,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这句也可能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如同流水般不可停留。最后,“春至花经眼”和“秋深月满楼”,则具体描绘了四季更替中自然景观的变化,春天的花开放在作者的眼前,秋季的月光照映在楼阁之上,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诗的最后一句“使君时对客,诗兴绕沧洲”不仅总结了全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这里的“沧洲”可能指的是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是泛指一片广阔的水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