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林居好,移来庭壁间。
风泉留喷薄,云峤锁孱颜。
溪忆浮槎到,峰疑采药还。
郡斋收印坐,知尔饱看山。
【解析】
题 罗太守画
何处林居好,移来庭壁间。
风泉留喷薄,云峤锁孱颜。
溪忆浮槎到,峰疑采药还。
郡斋收印坐,知尔饱看山。
【译文】
哪里的山林住宅最美丽,从罗太守那里搬到我的庭院里,风声泉响在墙上流,云气环绕着山峰显得小,回想溪边漂浮的木筏,怀疑山上采药的人回来了,郡中官署已经收起了印章,知道你已把大山看遍,我也要像你一样饱览山景。
赏析:
此诗为赠友之作。诗人赞美友人的品格和才情,同时以友人的人品、才华自况,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意境优美,格调雅正。
“何处林居好?移来庭壁间。”首句写自己喜爱山林,而林居之美,非亲历其境,难尽其妙,于是将林居之胜处移到自己的庭壁之间,使山水佳胜尽在咫尺。次句紧承前句,写友人将林居之美移入府署,使山水美景与官署相融。“庭壁”二字用得极妙,既点出了友人将林居之胜移于庭壁,又暗示出庭壁之壁,乃由林居而来;既写出了友人将林居之胜移于庭壁,又暗寓出友人将林居之美带入官府。这两句一问一答,语意双关,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林居胜景的喜爱以及友人将胜景移入官府的喜悦心情。
颔联“风泉留喷薄,云峤锁孱颜”,写友人的居室。友人将林居之胜引入官府,故居所亦仿山林之胜。风吹泉涌,水声潺潺;云绕峰峦,山影朦胧。这两句是描写居室环境,但写得空灵飘逸,仿佛友人居处有仙境一般。上句“风泉留喷薄”一句,不仅写友人居处环境清幽,而且写友人性格高洁孤傲。风声潺潺如泉水之喷薄而发,足见友人居处环境之静谧。下句“云峤锁孱颜”一句,不仅描写友人居处环境秀美,而且写友人性格坚毅不屈。山形若云缭绕,云雾缭绕山峰,可见友人居处环境之幽雅。这两句话,一虚一实,虚实相映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居室环境清幽、环境秀美的特点。
颈联“溪忆浮槎到,峰疑采药还。”写友人的住处。溪水悠悠地流淌着,如同漂浮在溪中的木筏,似乎想向远方的朋友问候;山峰连绵起伏,仿佛是采药者归来。这两句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描绘出友人居处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的特点。
尾联“郡斋收印坐,知尔饱看山。”写友人的住所。郡衙已经撤消(收回),你坐在厅堂上欣赏那满目青山吧!尾联照应首联,点出友人将林居胜景移至官府,并在此安居。这两句诗,既点明了友人居处,又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之意。
【答案】
题 罗太守画
何处林居好,移来庭壁间。
风泉留喷薄,云峤锁孱颜。
溪忆浮槎到,峰疑采药还。
知尔饱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