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风露溢清寒,华月当窗转玉盘。
始信仙踪隔尘土,漫怜浮世有悲欢。
茶烹石鼎分池雪,香爇金垆和泽兰。
忽荷云章寄琼署,欲携春兴伴花坛。
酬和少宗伯汪先生省中步月见怀之作
南宫风露溢清寒,华月当窗转玉盘。
始信仙踪隔尘土,漫怜浮世有悲欢。
茶烹石鼎分池雪,香爇金垆和泽兰。
忽荷云章寄琼署,欲携春兴伴花坛。
注释:
南宫:指翰林院(唐代时称学士院为南宫)。风露:清风与月色。溢:充满。清寒:清冷的月色。华:光华、美丽。玉盘:月亮像玉一样洁白晶莹。
始信:开始相信。仙踪:神话传说中仙人的踪迹。隔:阻隔。尘世:人间,世俗生活。漫怜:随意怜惜。浮生:短暂的人生。有:拥有。悲欢:喜怒哀乐。
茶烹石鼎:用石头煮茶。分:分开。池雪:盆中的水如积雪一般晶莹剔透。和泽兰:调和香料,如和合香。
忽荷:突然受到恩惠。云章:皇帝的诏书。琼署:朝廷的官府。琼:美玉。
欲携:打算携带。春兴:春天的兴致或心情。花坛:花园里的花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诗人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自己夜晚在翰林院读书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无常、人生短暂以及官场生活的无奈之情。
首句“南宫风露溢清寒,华月当窗转玉盘”,描绘了夜晚翰林院的景色,月光如玉般明亮,清寒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这两句诗营造了一个宁静、清冷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表达打下了基础。
次句“始信仙踪隔尘土,漫怜浮世有悲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感慨。他开始相信,自己的仙踪(即超然物外的心境)被红尘俗事所隔断,而在这短暂的人生中,人们总是要经历喜怒哀乐的。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第三句“茶烹石鼎分池雪,香爇金垆和泽兰”,描绘了自己在翰林院品茗赏花的情景。他用石头煮茶,将盆中的水如积雪一般晶莹剔透,同时点燃香料,调和香气。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在繁忙之余,仍不忘享受生活的美好。
第四句“忽荷云章寄琼署,欲携春兴伴花坛”,则转入了对仕途的向往。他突然收到皇帝的诏书,被委派到一个遥远的地方任职。然而,他也希望能够带着春天的兴致(即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去陪伴花园里的花坛。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也流露出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失望。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翰林院景色的描绘、对自己在官场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仕途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渴望超然物外的生活,又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他既向往官场的荣耀,又对其中的艰辛感到无奈;他既想带着春天的心情去陪伴花坛,又想在官场中有所作为。这种矛盾和挣扎使得他的诗歌更加深刻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