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上方吟送酒,尽看鸾鹤在烟霞。
阳回嶰谷时方泰,山绕钟陵境自嘉。
林下幽香逢蕙草,水边春信见梅花。
习池宾客今名胜,转觉风流兴未涯。
注释:
至日:即正月一日,古代以正月初一为“至日”。
上方:即上方寺,在灵谷寺南。
吟送酒:指作诗送酒。
嶰(qiū)谷:山名。因山形如人面而称嶰(qiū)谷,在今安徽宣城。
阳回:阳光照耀。
嶰谷时方泰:嶰谷山上的梅花正值盛开时。
山绕钟陵境自嘉:钟山环绕着陵墓,风景很美。
林下幽香逢蕙草:林下有芬芳的香气,是蕙草散发出来的。蕙草又称佩兰,是一种香草。
水边春信见梅花:水边的春天的消息就是梅花开放。信,信息,指花开。
习池宾客今名胜,转觉风流兴未涯:习池的客人今天都成了名士,反而觉得他们的风流才情没有止境。
赏析:
《至日群公集灵谷寺》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诗作。这首诗是王建于唐大和三年(829年)二月十九日所作的。当时作者正在金陵任节度推官,应淮南从事崔铉之邀,与同僚到灵谷寺游览赋诗。全诗写景状物,绘色绘声;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起首四句写初春时节,游灵谷寺赏梅的情景。“至日”指正月初一,“上方”指灵谷寺南面的上方寺,都是地点。首二句说,正月初一这天,众位官员到上方寺饮酒作乐,尽兴地看那鸾鹤在烟霞缭绕的上空飞翔。“吟送酒”,说明是在宴饮中吟诗送酒助兴。“尽看”两句说,正当此时,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四射,照射着灵谷山峰上的梅树,山上一片葱郁的树木,环绕着钟山脚下,景色十分美好。这两句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烘托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之情。接着,“林下幽香逢蕙草,水边春信见梅花。”这两句写在山阴林下闻到兰花的清香,在水边看到梅花的芳信。“逢”字写出了诗人对兰花和梅花的喜爱之情。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游人陶醉于大自然中的愉悦心情。最后两句写众位官员在灵谷寺游览后,感到心旷神怡,兴致勃勃,不觉时间过得很快。他们觉得游赏的时间还很长,好像没有尽头一样。“习池宾客今成名胜,转觉风流兴未涯。”这两句说,今天的游赏活动已经成为名流雅士的盛举,但大家仍觉得兴致很高,兴味无穷,仿佛还没有满足。这两句既写出了众位官员对这次游赏活动的满意和喜悦,也表明他们对这种高雅的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