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史溪堂何处寻,石潭沙岛静阴阴。
扁舟客到柴门近,芳树莺啼草屋深。
霜简皂囊酬夙志,渚兰汀芷寄闲心。
濯缨拟和沧浪曲,抱膝还为梁甫吟。
【注释】
欧侍御:指唐朝诗人、书法家柳宗元。他任柳州刺史时,曾在潇湘一带修筑水陆交通的石堤,并筑有亭台馆舍,名“碧溪草堂”。
柱史:官名。汉成帝置柱国将军,掌领南越、西羌等事。后用作对地方高级官吏的尊称。
柴门:用柴、竹片编成的门户,形容简陋。
芳树:芳香的树木。
渚兰汀芷:泛指水中和洲上的香草。
沧浪曲:《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歌》,是古代楚人渔父所唱的歌曲。这里借指《沧浪曲》。
梁甫吟:指东汉末年诸葛亮的《梁甫吟》。
【赏析】
这首诗是寄赠给欧侍御的诗作,赞美欧侍御在潇湘修道治水的事迹与高洁的精神,表达作者对欧侍御的敬仰之情。全诗以赞美为主,语言平实而意蕴深厚。
首句“柱史溪堂何处寻”,意思是说欧侍御的碧溪草堂究竟在哪里呢?“柱史”一词出自《汉书·百官公卿表》,是汉朝的一种官职名称,后来被用来指代地方长官。这里指的就是欧侍御,说明欧侍御在地方上治理政务、兴办水利的功绩卓著,令后人景仰。同时这一句也暗含着诗人自己渴望得到像欧侍御那样的治理成就。
颔联“扁舟客到柴门近,芳树莺啼草屋深。”写的是诗人到达碧溪草堂时的所见所闻。“扁舟”是指小船,“客到”是指诗人的到来。“芳树”指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莺啼”则是小鸟鸣叫的声音。这两句描写的是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诗人乘坐小船来到门前,看到一座座石头堆砌的水坝,还有沙岛点缀其中;再往前走,便是一座草堂。草堂的门扉紧闭着,但门外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似乎在欢迎诗人的到来。诗人站在门外,抬头望去,只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颈联“霜简皂囊酬夙志,渚兰汀芷寄闲心。”写的是诗人为欧侍御所做的一些贡献。“霜简”是指白色的手杖,“皂囊”是指装有书卷的袋子。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为欧侍御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我对治理天下的决心和信念。而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就像那些生长在水中和洲上的香草一样,寄托着我悠闲的心情。
尾联“濯缨拟和沧浪曲,抱膝还为梁甫吟。”写的是我打算效仿欧侍御的作风,做一个清廉的人。这里的“沧浪”和“梁甫”分别指的是《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歌》和《梁甫吟》。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想效仿欧侍御,做一个能够安贫乐道、不图名利的人,就像那在水边洗衣的人一样。同时,我也想效仿欧侍御,做一个像诸葛亮那样能够安贫乐道、不图名利的人,就像他抱着膝盖坐着吟咏《梁甫吟》一样。
整首诗以赞美为主,语言平实而意蕴深厚。通过对欧侍御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欧侍御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追求理想、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