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惊华渚流虹照,宛是缑山驾凤来。
仙人指点瑶池上,万朵金莲顷刻开。

【注释】:

侍上金海放灯:在皇宫的金海湖边放起灯火。侍上,指侍奉皇上,此处泛指侍奉皇帝。侍,通“侍”字义;上,皇帝;金海,地名,今河南孟津县南,有洛阳北门之遗迹。此为唐时名胜。金海湖即洛阳金谷园。放灯,即点灯,是元宵节习俗之一。

恍惊华渚流虹照,宛是缑山驾凤来。

恍惊,形容灯光忽明忽暗,好像忽然之间惊醒了一般。华渚,神话中的美好地方。传说舜死后升天,其葬地就在湘水南岸的一个美丽的地方,名叫“华阳”。《列仙传》说:“舜游于江滨之上,顾见二女玄衣缟裙,乘白鸾下迎己,彼乃太华山之神。”这里用“华渚”代称美丽的湘江畔,也暗指舜葬之地。流虹,流光闪烁,形容灯光如虹一般流动。宛是(wǎng yú),好像,仿佛。缑山,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市西,相传王子乔吹笙作凤鸣,乘白鹤登此山成仙而去。驾凤来,指神仙降临人间。

仙人指点瑶池上,万朵金莲顷刻开。

仙人指点,指仙女向人们指点迷津,或指仙女们指引人们观赏美景。瑶池,神话中的仙境。据《淮南子·览冥训》载:西王母所居之瑶池,方圆三百里,四周有五色云气环绕。万朵金莲,指盛开的荷花。

赏析:

《侍上金海放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元宵佳节。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描绘出了一幅生动活泼、瑰丽奇伟的烟花爆竹图,表达了对盛世繁华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和赞美之情。

首句“恍惚间灯光如虹般闪耀”,以“恍惚”二字勾勒出一种梦幻般的场景。这种灯光的闪烁不定,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紧接着,诗人将这惊喜之感与神话传说中的美好场所相结合,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这里的“华渚”,既指的是湘江畔的美丽风光,也暗指了舜帝的葬地。而“流虹”,则形象地描绘了灯光如虹一般流动的景象。

第二句“宛若神女驾着凤凰降临人间”,是对前一句中“恍惚”二字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这里的“宛若”,表示似乎、好像的意思;而“神女”则是指仙女们;“驾凤”,则是形容她们如同神仙般降临人间。这一描述不仅增加了诗句的诗意和美感,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神奇而浪漫。

第三句“仙女们正在指点迷津”,是对前两句中所描述的场景进行了进一步的展开和深化。这里的“仙人指点”并非指真实的神仙存在,而是诗人借助仙女们的神通广大,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本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期待。

最后一句“瞬间万朵金莲盛开”,则是一个高潮迭起的结尾。这里的“万朵金莲”,既是对前两句中所描述的景象的进一步概括和升华,也是对整个诗篇主题的总结和升华。金莲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美好、纯洁和高贵的品质;而此刻它们瞬间盛开,则象征着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的局面。这一描写不仅给整首诗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

《侍上金海放灯》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朝盛世时期的美好景象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是一部反映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文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