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阴凝北陆,皓雪遍中衢。
整驾迟明发,览望复踟蹰。
野旷厉飙急,陴荒饥雁呼。
昔至冲炎日,还今逢岁徂。
蓬转无停迹,輖经多畏途。
临餐乃三叹,沟中盈饿夫。
玄阴凝北陆,皓雪遍中衢。
整驾迟明发,览望复踟蹰。
野旷厉飙急,陴荒饥雁呼。
昔至冲炎日,还今逢岁徂。
蓬转无停迹,輖经多畏途。
临餐乃三叹,沟中盈饿夫。
注释:
玄:黑色,这里指天色阴沉。
凝:凝结,凝聚。
北陆:北方地区,泛指北方。
整驾:整理好马具。
迟明:天将亮未亮的时候。
览望:远望。
踟蹰:迟疑不决。
野旷:野外开阔。
厉飙(liè biāo)急:猛烈的北风。
陴(pí):城墙上的矮墙,这里指城墙。
饥雁呼:饥饿的雁鸣叫。
冲炎日:阳光强烈。
还今逢岁徂(cú):今年又到了年关。
輖(zhōu):车辕,这里指车。
临餐(lín sàn):临近用餐。
乃三叹:因此三次叹息。
沟中盈饿夫:沟里满是饥饿的人们。
赏析:
《裕州阻雪》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冬日旅途受阻、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
首联“玄阴凝北陆,皓雪遍中衢”写天空中的阴云凝聚,大地被雪覆盖,整个城市都被冰雪所包围的景象。这里的“玄阴”指的是天空中的阴云,而“凝”则表示它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法分开。“皓雪”则是指大雪纷飞,覆盖了整个城市。这两句诗以宏大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美而又凄凉的画面,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颔联“整驾迟明发,览望复踟蹰”描绘了诗人早晨起床准备出发时的情景。他整理好马具,准备出发,但当他远望着前方时,又迟疑不决起来。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离开这片寒冷的土地,去寻求温暖和希望,但又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这种矛盾的心理在古代文人中并不罕见,他们常常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这种矛盾的心理。
颈联“野旷厉飙急,陴荒饥雁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野野空旷,寒风吹得更加猛烈;城墙上的矮墙也被风刮得破败不堪,饿雁的叫声此起彼伏。这些自然景象都与前文所描绘的寒冷和萧条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和无助感。
尾联“昔至冲炎日,还今逢岁徂”则是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他回忆起曾经在阳光下度过的时光,那时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快乐;但现在他却身处在这片充满严寒和死亡的土地上,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里的“岁徂”指的是一年即将结束,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恐惧。
尾联“蓬转无停迹,輖经多畏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感受。他的马车在道路上行驶,不断地转弯和颠簸,但他并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意思。这里的“无停迹”暗示了他内心的疲惫和焦虑。而“畏途”则是指那些危险的道路,象征着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艰难险阻。
最后一句“临餐乃三叹,沟中盈饿夫”则是诗人在临近用餐时的内心体验。他面对着满桌子的饭菜却无法下咽,心中涌起无尽的悲伤和哀愁。这里的“三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而“盈饿夫”则描绘了那些饥饿的人们的形象,他们因为生活困苦而遭受着折磨和痛苦。这两句诗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