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不如江头人,茅屋四壁旁无邻。茅穿雨漏岁一缚,松叶为盖沙为茵。
大儿五更催解缆,去时冥冥天尚暗。老妻走出呼小儿,大儿小儿下幽磡。
小儿髻如椎,年可十七八。捩然汲水胜过獭,平生见鱼偏好杀。
穿于龙国恒探珠,若遇鲛人敢笞挞。轻风飘飘日卓午,鱼卖江村晒鱼罟。
偃然一笑载酒归,人谓此实鱼之虎。横江中心翻白波,小儿船尾发棹歌。
白头老翁喜奈何,我有嘉客新相过。十年不见鬓较皤,矢口论事如悬河。
《黄庭》一卷读已多,老妻肘翁云靡他。翁呼濯釜烧稿苇,我见船归置樽簋,岂无大鱼大如豕。
君不见良工画翁画客画山亦画水,意在江心两儿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
第一联“我恨不如江头人,茅屋四壁旁无邻。”描述了诗人对江头人的羡慕之情,他们虽然没有豪华的住所,但却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种对比让诗人感叹自己的生活环境不如江头人。
第二联“茅穿雨漏岁一缚,松叶为盖沙为茵。”描绘了江头人简朴的生活状态,他们的住处虽然简陋,但有松树和沙子作为床铺。这种生活让诗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第三联“大儿五更催解缆,去时冥冥天尚暗。”描述了江头人早起准备出行的情景,尽管天色已暗,但他们仍然坚持出发。这种勤劳的精神让诗人感到非常敬佩。
第四联“老妻走出呼小儿,大儿小儿下幽磡。”描述了江边人与家人的亲密关系,老妇人呼唤着小儿子,一起离开家门。这种温馨的画面让诗人感到温暖。
第五联“小儿髻如椎,年可十七八。”描绘了小儿子的外貌特征和他年龄的增长。这个细节让诗人感到惊喜,同时也引发了他对未来的期待。
第六联“捩然汲水胜过獭,平生见鱼偏好杀。”描述了小儿子的捕鱼技能,他能够用简单的工具捕捞到比大鱼还大的鱼类。这种能力让诗人感到惊讶和钦佩。
第七联“穿于龙国恒探珠,若遇鲛人敢笞挞。”描绘了小儿子在龙国捕鱼的经历,他能够找到珍贵的珍珠。这种冒险精神让诗人感到振奋。
第八联“轻风飘飘日卓午,鱼卖江村晒鱼罟。”描述了小儿子捕鱼归来的场景,他在阳光下晒鱼网。这种勤劳的画面让诗人感到欣慰。
第九联“偃然一笑载酒归,人谓此实鱼之虎。”描述了小儿子带着酒回家的情景,他被视为捕鱼的英雄。这种荣誉让诗人感到自豪。
第十联“横江中心翻白波,小儿船尾发棹歌。”描绘了小儿子在江中划船的景象,他唱着歌子。这种自由自在的画面让诗人感到愉悦。
第十一联“白头老翁喜奈何,我有嘉客新相过。”描述了一位白头老翁的喜悦之情,他迎来了一位新的客人。这种喜悦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和谐。
第十二联“十年不见鬓较皤,矢口论事如悬河。”描绘了老翁与新客人的对话,他们谈论了许多事情。这种交流让整个画面充满了活力。
第十三联“《黄庭》一卷读已多,老妻肘翁云靡他。”描述了老翁与老妇人一起阅读《黄庭经》的场景,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时间。这种悠闲的时光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宁静。
第十四联“翁呼濯釜烧稿苇,我见船归置樽簋,岂无大鱼大如豕。”描绘了老翁与老妇人一起烹饪美食的场景,他们享用美味佳肴。这种享受让整个画面充满了幸福的气息。
第十五联“君不见良工画翁画客画山亦画水,意在江心两儿子。”通过对比江头人和老翁的绘画作品,揭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艺术表达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丰富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