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石塘子,于今十六年。
趋跄非往昔,谈笑尚依然。
有子光前烈,无营惬昼眠。
鹿门人已远,谁道德公贤。
诗句原文:
不见石塘子,于今十六年。
趋跄非往昔,谈笑尚依然。
有子光前烈,无营惬昼眠。
鹿门人已远,谁道德公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不见石塘子”即指不见到昔日的朋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久未见的感慨;“于今十六年”,说明已经过去了十六年,突出了时间之长。次句“趋跄非往昔”,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以及与往日的对比。“谈笑尚依然”,表明尽管时光流逝,但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欢笑并未减少。第三句“有子光前烈”,赞美了朋友的儿子,希望他们能够继承父亲的光荣传统;“无营惬昼眠”,则表现了对朋友生活状态的关切,希望他能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末句“鹿门人已远”,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哀伤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一句“谁道德公贤”,既是一种对朋友的肯定,也是一种对友情的寄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对变化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高洁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