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拥貔貅百万师,陈前重睹受降时。
风云壮护明王诏,日月光悬大将旗。
庙算等闲空羯塞,天威只尺对龙墀。
赤松游首功成后,岂负匡山旧社期。
【注释】
(1)题肤功雅奏图: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中的“题肤”指的是画皮,即古代壁画。这首诗是作者在参观一幅壁画后所作,表达了对壁画中内容和作者的赞赏之情。
(2)笑拥貔貅百万师:貔貅: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这里指代勇猛的军队。百万师:形容军队人数众多。
(3)陈前重睹受降时:陈前:陈列在前;重睹:重新见到。受降时:接受投降的时刻。这里指的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场战争,诗人通过这幅画重温了那段历史。
(4)风云壮护明王诏:风云:形容气势浩大;壮护:保护;明王诏:皇帝的命令。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命令和指示。
(5)日月光悬大将旗:日月光: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悬:悬挂;大将旗:指将军的大旗。这里指的是将军的大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6)庙算等闲空羯塞:庙算:指军事计划;等闲:轻易;空:闲置;羯塞:指边疆。这里指的是边疆上的兵力被闲置不用。
(7)天威只尺对龙墀:天威:上天的威严;只:量词;尺:长度单位;龙墀:宫殿前的台阶。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威严如同龙一样强大。
(8)赤松游首功成后:赤松:神话中的长寿之神;游首:指长寿。这里指的是长寿之神功成名就之后的样子。
(9)岂负匡山旧社期:匡山:地名,这里指代家乡或故乡。旧社期:指过去的约定或承诺。这里指的是诗人对自己的承诺和期望。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中的“题肤功雅奏图”指的是画皮,即古代壁画。这首诗是作者在参观一幅壁画后所作,表达了对壁画中内容和作者的赞赏之情。
诗的首句“笑拥貔貅百万师”,描绘了一幅英勇的军队形象。貔貅是传说中一种凶猛的野兽,这里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百万师:形容军队人数众多。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展现了军队的英勇和力量。
第二句“陈前重睹受降时”,回忆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场战争,诗人通过这幅画重温了那段历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感慨。
第三句“风云壮护明王诏”,描述了皇帝的命令和指示在风风雨雨中依然坚定不变。这里的“风云壮护”象征着国家的稳定和安全,而“明王诏”则代表了皇帝的意志和决策。这句话展现了国家的力量和决心。
第四句“日月光悬大将旗”,描绘了将军的大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的场景。这里的“日月光悬”象征着将军的威望和影响力,而“大将旗”则代表了将军的决心和勇气。这句话展现了将军的英勇和决心。
第五句“庙算等闲空羯塞”,暗示了边防兵力被闲置不用的情况。这里的“庙算”指的是军事计划,而“空羯塞”则表示边疆上的兵力被闲置不用。这句诗反映了边疆防御的问题,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思考。
第六句“天威只尺对龙墀”,描述了皇帝的威严如同龙一样强大。这里的“天威”指的是上天的威严,而“只尺”则是皇帝的权威象征。这句话强调了皇帝的尊严和权威。
第七句“赤松游首功成后”,描绘了神话中长寿之神的风采。这里的“赤松”指的是神话中的长寿神,而“游首”则意味着他的寿命很长。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对于长寿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岂负匡山旧社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承诺和期望。这里的“匡山”指的是故乡或家乡,而“旧社期”则指的是过去的承诺和期望。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责任的担当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以赞美壁画为主题,通过对壁画内容的描写以及对皇帝威严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关切。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于个人责任和使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