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室非求隐,扪心事正长。
世人甘扰扰,吾道亦皇皇。
草色连关塞,风声聚太行。
行藏多悔吝,翻对汝曹伤。
【注释】
偕:同
庭松:庭前的松树。
山诸子:指山中弟子。
觅隐:寻找隐居之地。
扪心:扪着胸口,形容内心感受。
扰扰:纷扰不安的样子。
皇皇:心情不安的样子。
关塞:古时关隘要塞,这里指边远地区。
太行:地名,在今河北西部。
行藏:行为和品行。
汝曹:你们。
【赏析】
《寻西山精舍》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诗人游访友人的住所后,感慨人生多舛,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
开头两句说,“偕露庭松山诸子寻西山精舍”,意谓自己与同来的山中诸子一起游览了西山精舍。这一句交代了此行的缘由。作者在诗的前两句中就点明了他这次来西山的目的,那就是要寻访那位隐者。“非求隐”三字表明作者并没有真的想隐居。“非求隐”而“求隐”,这是古人常有的事,不必大惊小怪。“求”字在这里有“探求”、“寻求”的含义。接着,“非求”二句,又表明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作者并没有真正打算隐居,但内心却是“正长”(即不断增长),这是因为他在寻觅一位高贤,希望从他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得到更多的教益。“世人”两句则是说,世上的人都是忙忙碌碌、不安宁的,而自己却追求宁静,这种追求也使自己感到心情不宁,正如俗话所说的“心乱如麻”一样。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第三四句,进一步写自己的心境。由于自己的心情不宁,所以看到草木连成一片,便联想到边塞;听到风声阵阵,便想到太行。“草色”一句用“草色连关塞”来形容边塞荒凉,突出边塞的萧条景象,暗示着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风声”一句用“风声聚太行”来形容太行山的形势险恶,暗示着边患不断、国家动荡的现实。这两句是说自己对边塞和太行的观察,从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心中的痛苦。“行藏”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只要能够改正错误,仍然会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然而,由于自己心情不宁,所以常常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翻对汝曹伤”,是说自己时常后悔自己的行为,而担心自己给人们带来痛苦。这两句是说自己对自己的批评和反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人们不要给自己带来痛苦的愿望。
全诗前四句写自己来西山的目的,以及自己的心境;第五六句写自己对边塞和太行的观察,以及对边患的关注;最后两句写自己的自我批评和反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人们不要给自己带来痛苦的愿望。整首诗构思新颖、立意高远,语言精炼、含蓄隽永,是一首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