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向通津,车声聒耳新。
蛮烟千里道,竹笠一闲身。
椰酒山家店,槟榔木客唇。
更逢赤眼叟,疑是泣珠人。

译文:

清晨出发向通津,车轮声在耳边轰鸣。
千里烟雨中,只有竹笠遮身闲适。
椰酒山家店,槟榔木客唇香。
又遇赤眼老者,疑是泣珠之人。

赏析:

1. 第一句“晓发向通津,车声聒耳新。”

  • 诗句解读:“晓发”表示清晨出发,“向通津”指的是目的地是通往某个地方的渡口或关口。 “车声聒耳新”形容车辆发出的喧嚣声音非常响,给人一种新生的感觉。
  • 关键词注释:「通津」是指交通要道,「车声」代表出行时的各种声响。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清晨出门,车辆喧嚣的图景,生动地表现了旅途的开始。

2. 第二句“蛮烟千里道,竹笠一闲身。”

  • 诗句解读:“蛮烟”通常指南方的瘴气或烟雾弥漫的环境。“竹笠一闲身”意味着在这样环境中,只戴着竹制帽子,显得十分轻松自在。
  • 关键词注释:「蛮烟」和「竹笠」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闲身」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自得。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长途跋涉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3. 第三句“椰酒山家店,槟榔木客唇。”

  • 诗句解读:“椰酒”是一种热带水果椰子制成的酒,“槟榔木”可能指的是用于制作槟榔的木制品,“客唇”则指的是外来的商人或旅行者。
  • 关键词注释:「椰酒」和「槟榔木」都是当地特有的特产。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场景,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4. 第四句“更逢赤眼叟,疑是泣珠人。”

  • 诗句解读:“更逢”表明这是在旅途中的又一次遇见。“赤眼叟”可能是指眼睛有红血丝的老人,“泣珠人”形容泪流满面的样子。
  • 关键词注释:「赤眼」和「泣珠」都是描述老人的外貌特征。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写老人的外貌和泪水,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同情和悲悯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文化风俗的深刻感悟和对远方人民的同情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