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怀扫塔,廿载忆烧香。
古塞烟尘满,悲心岁月长。
来秋应走马,与子共凌霜。
且作珠江别,深春杜宇忙。

诗句释义及译文

千山怀扫塔,廿载忆烧香。

注释: “千山”形容群山之众多,“扫塔”可能指的是清理或修缮古塔的行为,这里暗示对古迹的敬仰或维护。 “廿载”指二十年的时间,“忆烧香”表示怀念过去定期到寺中烧香拜佛的习惯或修行的生活方式。

古塞烟尘满,悲心岁月长。

注释: “古塞”可能指古老的边关或要塞,“烟尘满”描绘了战争或战乱频繁导致的环境破坏,尘土飞扬。 “悲心岁月长”表达了对长久动荡不安、生灵涂炭的时代的哀伤和同情。

来秋应走马,与子共凌霜。

注释: “来秋”指将来的秋季,“走马”是一种体育活动,通常指在秋天骑马游玩,这里比喻轻松愉快的心情。 “凌霜”字面意思是在霜冻的环境中依然挺立不倒,这里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子共”,表明和朋友一同进行某种活动,这里的“子”很可能指朋友,表达友情深厚。

且作珠江别,深春杜宇忙。

注释: “珠江”即珠江三角洲地区,“别”表示告别或分离,“深春”指的是春季深入之时,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新的挑战。 “杜宇”可能是指杜鹃,一种常在春天鸣叫的鸟类,此处用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忙”在这里可能是忙碌的意思,也可能有忙碌而美好的含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并列的结构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感受及其情感的变化。从“千山”、“廿载”到“古塞烟尘满”,再到“来秋”、“与子共凌霜”,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从怀旧、感慨到希望、展望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性。诗中的意象如“烧香”、“扫塔”、“古塞”、“烟尘”等,都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常见的象征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画面。最后两句“且作珠江别,深春杜宇忙”则以离别和忙碌为主题,将整个诗歌的情感推向了一个高潮,同时也为整首诗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诗意和情感,是一首非常值得欣赏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