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类沙鸥迹,偏寻木客言。
金盘秤石马,玉斧印杉孙。
买竹供编筏,维舟且听猿。
半生营一寺,甘苦向谁论。

泊始兴城下

似类沙鸥迹,偏寻木客言。

金盘秤石马,玉斧印杉孙。

买竹供编筏,维舟且听猿。

半生营一寺,甘苦向谁论。

注释

  1. 似类沙鸥迹:比喻自己如同沙鸥在水面上留下的痕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2. 偏寻木客言:指寻找懂得树木的人交流心得。
  3. 金盘秤石马:形容用金盘称量岩石,如同秤重石马一般精确。
  4. 玉斧印杉孙:用玉制的斧头雕刻杉木,使其成为珍贵的艺术品。
  5. 买竹供编筏:购买竹子制作竹筏,准备出行或运输。
  6. 维舟且听猿:搭建船只以备行舟之用,同时也聆听山中猿猴的啼叫声。
  7. 半生营一寺:一生都在营建寺庙,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8. 甘苦向谁论:面对修行的甘与苦,无人可以诉说,只能独自承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内心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首句“似类沙鸥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沙鸥自由飞翔的景象引入诗中,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偏寻木客言”,则表现了诗人与懂得自然、尊重生命的人交流思想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诗中“金盘秤石马”,形象地描述了测量工作的精确与严谨,而“玉斧印杉孙”则展现了工艺的高超和艺术的美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物理操作的细节,还反映了诗人对技艺的尊重和欣赏。最后一句“买竹供编筏”,“维舟且听猿”,则是诗人为了生计和修行所做的努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波动和内心挣扎。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精神生活的重视。诗中的“半生营一寺”,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描述,更是对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内在修养的坚持。

通过对《泊始兴城下》这首诗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如何巧妙地将自然元素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创造出富有哲理性和艺术美的作品。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注重物质层面的积累和建设,更要注重精神和心灵的修养和发展。通过这样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