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心皆倦,时时意自伤。
有人艰乞食,何客足谋王。
蛙井窥天小,鸿云附翼长。
吟诗惊草莱,世外任疏狂。
【注释】
- 泊:停宿,停靠。
- 始兴城:古县名,今属广东。
- 事事心皆倦:处处都感到厌倦。事事,到处;心皆,尽。
- 时时意自伤:时时都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时时,每时每刻(指经常)。意自伤,心里自然地觉得受到伤害。
- 艰乞食:艰难地乞讨食物。
- 何客足谋王:哪有什么客人足以谋求君王的。
- 蛙井窥天小: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
- 鸿云附翼长:鸿雁能够借助翅膀飞翔,所以天空很大。
- 吟诗惊草莱:吟诵诗歌惊动了草木丛生的地方。
- 世外任疏狂:在世间放纵任性。
【赏析】
这首诗写自己漂泊在外,四处流浪的生活。前两联描写诗人对人生旅途中种种遭遇的感受,后两联则以青蛙、鸿雁作比喻,抒发了自己在世外的放纵之情。
开头两句“事事心皆倦,时时意自伤”,诗人用“倦”和“伤”两个词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在漂泊生涯中的疲惫和孤独。诗人说“事事心皆倦”,意味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无法引起他的兴趣;“时时意自伤”,则表明无论何时何地,诗人都会感到痛苦和失落。这种情感的累积,使得诗人感到极度的疲惫和孤独。
接下来两句“有人艰乞食,何客足谋王。”诗人用对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看法。他认为那些为了生计而奔波的人是很辛苦的,但他们却无法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回报;而自己虽然同样辛苦,但却没有达到那种程度。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自由的信念。
接下来的两句“蛙井窥天小,鸿云附翼长。”诗人用青蛙和小蝌蚪的形象来形容自己的处境。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而鸿雁则能够借助翅膀飞翔到很远的地方。这两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最后两句“吟诗惊草莱,世外任疏狂。”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他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而世俗的生活则是庸俗的。因此,他在诗歌中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不受世俗的限制。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