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角传更至,江波送月来。
天寒山戴帽,鹤宿脚生苔。
澹宕含哺性,蹁跹鼓腹材。
谋生冰雪里,依约似寒梅。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城角传更至,江波送月来。
- 描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城中的更声(夜晚报时的钟声)此起彼伏,随着月亮缓缓升起映入江面。
- 注释:更声 - 夜间报时的钟声;传 - 传来;江波 - 指江水流动的样子;送 - 伴随、随行;月来 - 月亮升起。
- 天寒山戴帽,鹤宿脚生苔。
- 描绘:天气寒冷,山峰仿佛戴上了一顶帽子(暗喻为积雪覆盖),而白鹤栖息时,脚上生长出青苔。
- 注释:天寒 - 气候寒冷;山戴帽 - 用雪覆盖山峰;鹤宿 - 白鹤休息;脚生苔 - 青苔从脚下生长。
- 澹宕含哺性,蹁跹鼓腹材。
- 描写:山体显得宽广、平静,如同哺育幼崽的母亲一样温柔,白鹤则欢快地拍打着翅膀,好像在用鼓来鼓舞自己的身体。
- 注释:澹宕 - 宽广、平静的样子;含哺性 - 像母亲哺养孩子那样温柔;蹁跹 - 形容动作优美轻盈;鼓腹材 - 比喻白鹤欢快地拍打着翅膀。
- 谋生冰雪里,依约似寒梅。
- 表达:尽管环境恶劣,如冰雪般严酷,但它们仍顽强生存,并展现出顽强不屈的精神,就像寒梅那样在严寒中绽放。
- 注释:谋生 - 努力生存;依约 - 大致、似乎;似 - 像;寒梅 - 冬天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和纯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宁静与壮美,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首句通过对城角更声和江边月色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寂静而深远的氛围。次句通过“天寒山戴帽”和“鹤宿脚生苔”的形象比喻,展现了大自然中生命的顽强与美丽。第三句进一步以山体的广阔和白鹤的动作表现了自然的平和与自由。末尾两句则将自然景色比作“冰雪中的寒梅”,赞美了其在恶劣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坚强和美丽的特质。整体而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敬畏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