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村茅湿,更收宿雾流。
迎人当水鹤,失脚幸田畴。
山税输油子,方言杂楚讴。
疑兵兼畏盗,日午未开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题目为《泊始兴城下》。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注释。

诗句释义:

  1. 雨过村茅湿,更收宿雾流。
  • “雨过”表示雨后的景色,“村茅湿”形容雨后村庄的茅草被雨水打湿,显得湿润而清新。
  • “更收宿雾流”中的“更”表示时间上的延续,“宿雾流”指夜间的雾气在清晨逐渐消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1. 迎人当水鹤,失脚幸田畴。
  • “迎人”形容早晨或迎接客人的场景,“当水鹤”比喻清晨的水鸟(如鹭鸶)映入水中,形成美丽的画面。
  • “失脚幸田畴”中的“失脚”表示不小心跌倒,“幸田畴”意为幸亏有农田和田地,暗示虽然有危险但最终平安无事。
  1. 山税输油子,方言杂楚讴。
  • “山税输油子”可能是指山区税收征收的一种工具或者方法,“输油子”可能是方言中的俗称,与“油”有关。
  • “方言杂楚讴”中的“方言”表示各地的语言,“杂楚讴”意味着方言中有楚地的音乐或歌曲。
  1. 疑兵兼畏盗,日午未开楼。
  • “疑兵”可能是指用于防御的兵器或策略,“畏盗”表达了对盗贼的恐惧。
  • “日午未开楼”中的“日午”指的是正午时分,“未开楼”表示尚未打开城门或楼阁,暗示可能有战事或安全威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从早到晚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首句“雨过村茅湿,更收宿雾流”,通过描写雨后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次句“迎人当水鹤,失脚幸田畴”,则通过描绘清晨的水鸟和农田,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最后两句“山税输油子,方言杂楚讴”,则反映了乡村生活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独特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