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无家客,家居亦野航。
江边知月阔,水底见星长。
林动疑豺虎,时危问稻粱。
岩能孤坐好,贫只百般忙。

诗句释义

1 总是无家客,家居亦野航: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常常感到自己像是一个四处漂泊的客人,即使回到了家中,也像是在一艘简陋的船上。

  1. 江边知月阔,水底见星长: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月亮和星星的观察和感慨。他站在江边,看到月亮很大,而水中的星光似乎很长,给人一种宁静和辽阔的感觉。

  2. 林动疑豺虎,时危问稻梁:这句诗描绘了森林中的景象,可能暗示着危险或不安定的情绪。同时,诗人也在思考时局的安危以及生活的困难。

  3. 岩能孤坐好,贫只百般忙:最后两句表明,尽管生活贫困,但诗人还是喜欢独自坐在岩石上沉思,而忙碌的生活让他感到疲惫不堪。

    译文

    江边总是无家之人的漂泊之客,即便归家也是如同在小船之上。
    江边明月广阔无边,水下星辰闪烁漫长。
    森林中似有野兽出现,忧虑时局安危思量生计。
    岩石可以独自静坐,贫穷却使生活忙碌不停。

    赏析

    这首诗以“江夜”为题,通过描述诗人在江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总是无家客,家居亦野航”,巧妙地将诗人与无家可归之人相提并论,突显了他的孤独与无助。第二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彷徨。
    “江边知月阔,水底见星长”,通过对江边月色和水中星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氛围。这不仅让人联想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做好了铺垫。
    第三句“林动疑豺虎,时危问稻梁”打破了这份宁静。它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担忧。他看到树林中似乎有野兽出没,心中不禁生出疑虑;而时局的动荡不安也让他在思考如何度过难关。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歌中的高潮部分。
    最后两句“岩能孤坐好,贫只百般忙”,则展现出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心态。在岩石上静静地坐着,对他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安宁;而在贫困的生活面前,他又不得不面对各种琐事和压力。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