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叩齿接文公,已透清言宝镜中。
玉佩久悬台鼎望,金貂偏惬芰荷风。
佛分别业禅尤好,道叹王门瑟未工。
卧理淮南人诵屈,他年宣室古今同。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主要赞美了沈醝的高尚品德和才华。全诗如下:
不曾叩齿接文公,已透清言宝镜中。
玉佩久悬台鼎望,金貂偏惬芰荷风。
佛分别业禅尤好,道叹王门瑟未工。
卧理淮南人诵屈,他年宣室古今同。
注释:
- 不曾叩齿接文公:没有用敲牙的方法迎接文公(指文天祥)。
- 已透清言宝镜中:已经领悟到清澈如明镜的语言。
- 玉佩久悬台鼎望:很久以来把玉佩高高悬挂在台鼎上眺望远方。
- 金貂偏惬芰荷风:佩戴的金貂帽正好适合荷花风中的凉爽。
- 佛分别业禅尤好:佛教徒认为分别善恶、修行佛法是特别好的。
- 道叹王门瑟未工:道士感叹王门(指皇宫)里的琴瑟乐器制作工艺还不成熟。
- 卧理淮南人诵屈:躺在淮南地区的人吟诵《离骚》。
- 他年宣室古今同:将来的时候,皇帝与大臣们讨论国事就像当年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的口吻描绘了沈醝的高尚品质和才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沈醝的风采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诗中可以看出,沈醝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他的高尚品质和才华得到了诗人的高度赞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沈醝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