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相投日未收,风尘宦海见林丘。
十年佩印存青眼,一夕逢僧话白头。
听冷江波难入梦,搜穷诗句是真游。
自然尚有披襟处,珍重琴书入帝州。

【注释】

答陈羽王郡丞:答谢陈羽王郡丞的赠诗。王郡丞:即王维(701—761),唐代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邂逅:不期而遇。

林丘:山野。

青眼:指赞赏的眼光。

白头:白发,指老人。

冷江:冷清的江面。

披襟:敞开衣襟。

帝州:京城(长安)。

【译文】

我们偶然相聚,日未收,见林丘,十年佩印存青眼,一夕逢僧话白头,听冷江波难入梦,搜穷诗句是真游,自然尚有披襟处,珍重琴书入帝州。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王维正在长安。他与好友陈羽在长安相遇,陈羽送别时写了这首五言律诗相赠。王维读后,也即兴作诗以酬,于是就有了这首《答陈羽王郡丞》。

首联两句,写两人不期而遇的情景。首句“邂逅相投”说明两人的相遇是偶然的;“日未收”则表明他们相遇的时间是在傍晚,也就是日暮时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偶然相遇在傍晚。”次句“风尘宦海见林丘”,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相遇情景。“风尘宦海”是说官场的纷扰和奔波;“见林丘”则说明他们是在林中小丘之上相遇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官场的风尘之中相见。”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他们相遇的时间、地点和原因,又表达了他们在这次偶遇中所感受到的惊喜之情。

颔联两句,回忆往事,抒发感慨。前句“十年佩印存青眼”,是说王维和陈羽分别已经有十年了,而在这十年里,王维一直在朝廷任职,他的官职虽然不算高,但却是实实在在的“青眼”(赞赏的眼光)。后句“一夕逢僧话白头”,则是说在这次偶遇之后,王维就遇到了一位僧人。这位僧人对王维的诗歌十分赞赏,并且与他长谈了很久。这位僧人还告诉王维:“你的头发都白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十年之后,我在朝廷任职,得到了你的赏识。而在这偶然的相遇之后,我又遇到了一位对我的诗歌赞赏有加的僧人。”这里表达了王维对仕途坎坷、岁月蹉跎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陈羽友情的珍视。

颈联两句,抒发对陈羽的思念之情。前句“听冷江波难入梦”,意思是说:我听着江水潺潺的波涛声,难以入睡。这是因为江水的声音让人感到有些冷清和凄凉;后句“搜穷诗句是真游”,则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江水的声音会让人觉得难以入睡。这是因为这些诗句都是关于山水田园的描写,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让人感到宁静而安详。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听着江水潺潺的波涛声,难以入睡,因为那些诗句都让人感到远离尘世的感觉。但是,我仍然觉得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你了。”这两句诗表达了王维对陈羽的深深思念之情。

尾联两句,表达对陈羽再次相逢的喜悦之情。前句“自然尚有披襟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十年的分别,但是在京城还有我们的亲朋好友可以相互拜访。这里的“披襟”是一个典故,指的是敞开衣襟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已经分别了十年,但是我们在京城还有一些亲朋好友可以相互拜访。后句“珍重琴书入帝州”,则是说:希望你能够带着琴和书去长安,让我们能够在长安重逢。这里的“帝州”指的是京城长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希望你能够带着琴和书去长安,让我们能够在长安重逢,一起共赏美景,共同度过美好时光。这两句诗表达了王维对陈羽再次重逢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两人的相遇、分别、重逢的情景,以及对他们所经历的事情的回忆和感慨,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