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盖相过尽日曛,清词尤胜鲍参军。
卢能入定身成树,何点为官肉未荤。
静揽波光春自动,同怜噩梦意俱焚。
明时况复须王佐,花转洪钧气欲氲。
【注释】
- 谷日高澹庵:诗人自称其号。
- 王姚陈三明府:即“王、姚、陈”三位太守,这里泛指当时的官员。
- 海幢限韵:是诗人自注,海幢山是当时有名的道观,他以该地为题作诗。
- 鹤盖相过:指官宦人家的轿子经过。
- 清词尤胜:指诗写得特别好。
- 卢能入定身成树:卢能,唐朝人,传说曾入定成仙,后化为木鸡。
- 何点为官肉未荤:何点,宋朝人,据说曾经当过县令,后来成为神仙。
- 静揽波光春自动:静揽指静心欣赏。
- 同怜噩梦意俱焚:共同怜悯那些被噩梦困扰的人。
- 明时况复须王佐:现在的时代更需要像王佐那样的贤臣。
- 花转洪钧气欲氲:洪钧,指宇宙间的元气。
【译文】
一天天过去,鹤盖相过的官员已经走尽了,留下的只有夕阳的余晖。他的诗歌尤其胜过鲍参军,清新脱俗。卢能入定身化成树,何点为官肉未荤,这是多么神奇的变化啊!静心领略波光中的春意,我与众人都感到惋惜和哀伤,因为那些被梦境困扰的人们心中充满了痛苦。如今的时代更需要像王佐那样的贤臣,希望他们的才能能够如春日般温暖人心。
【赏析】
本篇是诗人在海幢山作客期间应三位太守之邀所作的一首诗。全诗通过描绘海幢山的美景以及诗人对当地百姓的关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人文关怀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关注。
首联:“鹤盖相过尽日曛,清词尤胜鲍参军。”描述了鹤盖(即轿子)往来穿梭于官场之上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海幢山中度过的一段宁静时光。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于自然景色的喜爱。
颔联:“卢能入定身成树,何点为官肉未荤。”借用了历史上著名的两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卢能的故事讲述了一位道士入定成仙后化为木鸡的故事,而何点则是一位曾经担任过县令后来升仙的仙人。这两个典故都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的厌恶以及对于真正贤能之人的敬仰。
颈联:“静揽波光春自动,同怜噩梦意俱焚。”描绘了诗人静心欣赏海浪中波光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那些被噩梦困扰的人们所感同身受的同情。这里的“春自动”和“意俱焚”都是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感受,通过这些生动的比喻,诗人传达了他对人间疾苦的深刻理解。
尾联:“明时况复须王佐,花转洪钧气欲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时代的期望和赞美。他认为现在的社会需要更多像王佐这样的贤臣来治理国家,同时希望他们的能力能够如同春天一样温暖人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