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边耸带蜀中山,鬓脚言从乱后斑。
未到汉原悲旧国,才离海岛似生还。
一篙绿水寻僧远,半榻疏钟到梦闲。
莫厌虚房强留住,半生曾几住人间。

诗句解析与译文:

首句:“颊边耸带蜀中山,鬓脚言从乱后斑。”

  • 注释1: 颊边耸带——形容面庞的轮廓分明、刚毅。
  • 注释2: 蜀中山——可能指的是位于四川一带的山峦。
  • 注释3: 鬓角斑驳——指鬓发因岁月而显得花白,象征着岁月的痕迹。
  • 翻译1: 脸庞的轮廓分明且刚毅,鬓角上因年老而出现了斑斑点点的痕迹。

次句:“未到汉原悲旧国,才离海岛似生还。”

  • 注释1: 汉原——古代地名,此处借代指汉地或中原。
  • 注释2: 旧国——指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 注释3: 海岛——指远离大陆的孤岛,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离开故土后的居所。
  • 翻译2: 尚未回到中原(即故土),就感到悲伤,仿佛回到了生养自己的地方一样。

第三句:“一篙绿水寻僧远,半榻疏钟到梦闲。”

  • 注释1: 一篙绿水——指绿色的水流,可能是指江水,也隐喻着人生的路途或旅途。
  • 注释2: 寻僧——寻找僧侣或出家人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 注释3: 半榻疏钟——半榻指的是半张床,疏钟则是稀疏的钟声,暗示着宁静和安详。
  • 翻译3: 踏上了前往遥远地方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第四句:“莫厌虚房强留住,半生曾几住人间。”

  • 注释1: 虚房——空荡荡的房间,这里比喻为心灵的空间。
  • 注释2: 曾几——几次,多次。
  • 翻译4: 不要嫌弃这简陋的居所难以留住,我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很多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第一句通过“颊边耸带蜀中山”和“鬓脚言从乱后斑”,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刚硬的面容与岁月留下的痕迹,展现了他对过去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期待。第二句中的“未到汉原悲旧国,才离海岛似生还”反映了诗人身处异地却怀念故乡的情感,以及他对自己生命经历的感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旅途的淡然和对精神家园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