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笠随舟涨易乘,故人门巷隔崚嶒。
仍缘旧刺通身姓,乍出疏篱讶远僧。
斋后折蔬劳静浣,窗前积翠引频登。
惯同文字摅幽抱,谁论诗情涩未能。
【注释】
访甘竹黄符升村居:作者自注:“黄符,县尉。升,里名。”甘竹:山名,在今安徽宣城西北。黄符:指县尉黄符升,字君瑞,宣城泾县(今安徽泾县)人,唐德宗建中四年进士,官至谏议大夫,与韩愈友善。
一笠:斗笠。
“易乘”句:容易乘船过江。
故人:老朋友。门巷:家宅。崚嶒(léng róng):形容山峰高峻重叠的样子。
旧刺:旧时身上的刺配服。通身:全部。
“乍出”句:突然走出篱笆,惊讶地发现远处的僧人。疏篱:稀疏的篱笆。
斋后:饭后休息的时候。折蔬:摘菜。劳静浣;辛苦地洗洗衣服。
“频登”句:多次登临窗前欣赏翠绿的山色。积翠:积累的青翠之色。
惯同:习惯上与……一起。摅幽抱:抒发隐逸怀抱。
谁论:哪能评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访友人时所写。诗中描绘了甘竹、黄符升的隐居生活和山水胜景以及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先写甘竹的山水之美,“一笠随舟涨易乘”,写出了甘竹山的美丽风光和宜人的气候,“一笠”点题,表明这是诗人亲自去探访。“故人门巷隔崚嶒”,表现出诗人对甘竹黄符升的思念之情。“故人”一词也表明了甘竹和黄符升的关系非同一般。
颔联描写了甘竹山上的环境,“仍缘旧刺通身姓”说明甘竹的山水美如画,而黄符升则在此隐居,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乍出疏篱讶远僧”,写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僧人生活的好奇与向往。
颈联描写了诗人在黄符升家附近的所见所闻,“斋后折蔬劳静浣”,描述了诗人在黄符升家中帮忙的情景,“窗前积翠引频登”,则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以及对黄符升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意。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惯同文字摅幽抱”,表明了诗人与黄符升一样,都有着隐逸之志,“谁论诗情涩未能”,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诗歌创作缺乏灵感的无奈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黄符升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
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出了甘竹山的美好风光和黄符升的隐居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