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雍云中雁,八月徂南方。
念彼北风来,怛焉怀稻粱。
九月气已凄,十月繁冰霜。
生来毛羽单,高飞不成行。
君门有钟鼓,听之徒自伤。

本诗为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拟古》。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分析:

第一句:“雍雍云中雁,八月徂南方。”
翻译:天空中云朵缓缓飘动,南归的大雁在八月开始了它们的旅程。
注释:这里的“雍雍”形容云彩流动的声音,形象地描绘了大雁飞翔时翅膀拍打云层发出的声音。“徂”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表示前往或返回。“八月”指的是秋季,而“南方”则是大雁飞行的方向。
赏析:此句通过描写大雁南归的场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第二句:“念彼北风来,怛焉怀稻粱。”
翻译:思念着那北风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对稻粱的怀念。
注释:“怛焉”表示心中感到不安或担忧的样子。“稻粱”是古代的一种谷物,象征着丰盛的生活和温暖的食物。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北方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第三句:“九月气已凄,十月繁冰霜。”
翻译:九月的气息已经变得凄凉,而十月则弥漫着繁复的冰霜。
注释:“凄”表示凄凉、冷清的意思。“繁”表示繁多、丰富的意思。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惜。

第四句:“生来毛羽单,高飞不成行。”
翻译:出生时毛羽不丰满,高飞时难以成群结队。
注释:“毛羽单”表示羽毛稀疏。“不成行”表示无法形成行列。
赏析:这句诗以鸟类的生长过程为比喻,揭示了诗人自身的成长经历和遭遇。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道路的迷茫。

第五句:“君门有钟鼓,听之徒自伤。”
翻译:君王的门前响着钟鼓声,听到这些只能徒增悲伤。
注释:“君门”指朝廷或君主之家。“钟鼓”是指古代用来报时的乐器。“徒”表示白白地、徒劳无益地。“自伤”表示因悲伤而自我伤害。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它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和社会风气的批判,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拟古》这首诗通过对云中大雁、北风、稻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于个人命运和国家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的人生感悟。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的长篇抒情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