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元明宫,宛在城东隅。
万夫执畚锸,玉栋金为闾。
天子谓我兄,公卿谓我奴。
倾朝尽侧目,眄睐天下无。
谁知原上鹰,竟为釜中鱼。
元明今何处,白露滋庭芜。

吁嗟元明宫,宛在城东隅。

万夫执畚锸,玉栋金为闾。

天子谓我兄,公卿谓我奴。

倾朝尽侧目,眄睐天下无。

谁知原上鹰,竟为釜中鱼。

元明今何处,白露滋庭芜。

注释

  1. 吁嗟:叹息声,表示惋惜或感慨的情绪。
  2. 元明宫:本词中的中心地点,位于城东隅,是一处历史悠久且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
  3. 宛在:仍然存在,尽管已遭受破坏。
  4. 万夫:形容许多人或众人。
  5. 执畚锸:使用工具如畚(一种用于装土的器具)和锸(一种挖掘工具)进行建筑工作。
  6. 玉栋金为闾:指用玉石装饰的房屋,比喻极为华丽和尊贵。
  7. 天子公卿:古代对君王及朝廷官员的尊称。
  8. 谓我兄谓我奴:此处可能反映了古代皇权与臣子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皇帝对待臣民的态度。
  9. 倾朝:整个朝廷,所有官员。
  10. 侧目:斜着眼睛看,形容因惊讶或不满而目光闪烁。
  11. 眄睐:斜视,这里指轻蔑或不屑一顾地瞥了一眼。
  12. 原上鹰:比喻失去自由和地位的人。
  13. 竟为:最终成为。
  14. 釜中鱼:陷入困境或危险中无法自拔的人。
  15. 元明:代指“元明宫”。
  16. 白露滋庭芜:白露时节,草上的露水滋润着庭院里的草木。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明宫的衰败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政治的腐败无能。诗人感叹元明宫虽存在但已经破败,无人维护,表达了对其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境遇,他们曾经是尊贵的,但现在却沦为阶下囚,体现了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此外,诗中还隐含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不公正现象的不满,表达了一种悲悯和愤懑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物象与情感交织,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同时也折射出时代的沧桑巨变和个体命运的沉浮。

综上所述,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不仅展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体的遭遇,也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