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分锦绣自岧峣,谁与秋深度铁桥。
静夜寒林闻捣药,高楼明月过吹箫。
虎须远采临巉石,雀舌闲烹试瘿瓢。
惭愧头陀馀行苦,活泉引灌圃中苗。
诗句解析:
- “屏分锦绣自岧峣” - 这一句描绘了罗浮山的景象,用“屏分锦绣”来形容山的秀丽,而“自岧峣”则表示其高耸且美丽。
- “谁与秋深度铁桥” - 这句询问是否有人能与秋天一样深的情感或经历,暗示着某种深沉和孤独感。
- “静夜寒林闻捣药” - 描述了一个安静的夜晚,在寒冷的树林里听到敲击声,可能是在捣制药材的声音。
- “高楼明月过吹箫” - 这句通过对比,将明亮的月光与吹箫的歌声相对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 “虎须远采临巉石” - “虎须”可能指的是悬崖上长出的岩石,”远采”表示从远处采集。
- “雀舌闲烹试瘿瓢” - 这里描述了煮茶的情景,用”雀舌”来比喻茶叶,而”瘿瓢”则是用来盛茶的器具,可能因为形状奇特而得名。
- “惭愧头陀余行苦”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自嘲和内疚的情绪,可能是因为过去的修行生活艰难困苦。
- “活泉引灌圃中苗” - 最后这句描写了一种灌溉园子的情景,利用活泉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植物。
译文:
屏风分开如同锦绣般美丽,独自伫立显得格外高挑。
深夜寂静中,我听见在寒林之中捣药的声音。
在皎洁的月光下,我吹起箫声,仿佛与月光共舞。
遥远的峭壁上,我采摘虎须般的奇异石头。
闲暇时,我用一个形状古怪的瓢子煮制着茶水。
对于过去的修行生活,我感到一丝羞愧与苦涩。
活泉水源源不断的流淌,滋润着园中的幼苗。
赏析:
此诗以罗浮山居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索。首句“屏分锦绣自岧峣”便开篇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屏风一般的美丽山景让人不禁赞叹。接下来三句分别以问和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深秋时节、静夜时分以及高楼明月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此外,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