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浮霜叶,悠悠泛石矶。
鉴形虚欲尽,触物气先微。
鸿雁难留影,芙蓉易解衣。
扁舟何处子,寒棹夜思归。
翻译:
秋水,澄澈如霜叶,悠然漂荡在石矶。
水面映出影子虚渺欲尽,触物感受气息已先微。
鸿雁难以停留其影,芙蓉易解衣裳随波去。
扁舟中是谁?寒夜思念归途难归。
注释:
- 湛湛:深而明亮的样子。
- 浮:漂浮。
- 石矶:水中的石头或岩石上的突出点。
- 鉴形:比喻水面映像,形影。
- 触物气先微:指水面上物体反射的光和气味都变得很微弱。
- 鸿雁难留影:鸿雁飞过水面,影子被风吹散了。
- 芙蓉易解衣:荷花容易在水中解体,就像人的衣衫容易被风吹走一样。
- 扁舟何处子:扁舟中的人是何处人呢?
- 寒棹夜思归:夜晚站在寒冷的船上,思念着回家。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水边的画面,通过对秋水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诗中用“湛湛浮霜叶,悠悠泛石矶”形象地描绘了秋水的景象,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接下来,“鉴形虚欲尽,触物气先微”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秋水的观察与思考,既形容了水面上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最后两句“鸿雁难留影,芙蓉易解衣”则是对前文景象的具体化,通过比喻的方式将秋水与鸿雁、芙蓉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挽留时光流逝的无奈感。结尾的“扁舟何处子,寒棹夜思归”则以问句的形式结束了整首诗,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寒冷的夜里独自漂泊,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秋水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还抒发了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