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深开径,疏泉小作池。
情缘淇水旧,迹是考槃遗。
渚月怜清影,林风想渌漪。
暂来还复此,鱼鸟莫相疑。
注释:
种竹深开径,疏泉小作池。
情缘淇水旧,迹是考槃遗。
渚月怜清影,林风想渌漪。
暂来还复此,鱼鸟莫相疑。
赏析:
这首诗是黄克清为竹子创作的赋。诗中描述了竹林的景色,表达了他对竹子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种竹深开径,疏泉小作池”,描绘了竹林深处的小径和泉水池塘的景象。种竹子是为了开辟一条小路,让行人可以行走在其中;而泉水则是在竹林中形成的一个小水池,供人们休息饮水。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竹林的静谧与和谐。
颔联“情缘淇水旧,迹是考槃遗”,则进一步展开了对竹林的描绘。淇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滋养了这片土地。竹子与淇水的渊源深厚,它的影子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如同淇水一般流淌。这里,黄克清通过对淇水的描述,将竹子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赋予了竹子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颈联“渚月怜清影,林风想渌漪”,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描绘竹林的美景。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形成了美丽的影子;林中的微风吹过,水面泛起涟漪,如同绿色的波浪。这两个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竹林图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尾联“暂来还复此,鱼鸟莫相疑”则是诗人对竹子的寄语。他暂时来到这里,但不久又要离开。因此,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久。尽管如此,诗人还是希望鱼儿鸟儿不要对他产生怀疑。这里的“疑”字用得十分巧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又暗示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相信,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应该相互信任,和谐相处。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竹子的美丽与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