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德同天覆,贤人简帝心。
却纡闽海节,去历井垣深。
履道无夷险,逢时自古今。
江亭一杯酒,听奏伯牙琴。

注释:

  1. 皇德同天覆:皇帝的德行如同天空一样覆盖万物。
  2. 贤人简帝心:贤人被皇帝所信任。
  3. 却纡闽海节:却指拒绝,纡即屈、退,闽海即福建,这里代指贵州。
  4. 去历井垣深:去指的是离开,井垣即边塞,这里指贵州的边塞。
  5. 履道无夷险:行走在道路上无论多么艰险都不畏惧。
  6. 逢时自古今:恰逢时代,从古到今都如此。
  7. 江亭一杯酒:江亭即江边的亭子,一杯酒意味着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8. 听奏伯牙琴:伯牙是古代著名的琴师,听伯牙的琴曲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沈子公副使前往贵州,表达了对沈子公的敬仰之情和对其前途的祝福。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豪迈的气息。
    首句“皇德同天覆”,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认为皇帝的德行如同天空一样覆盖万物。第二句“贤人简帝心”,则赞美沈子公的贤明,认为他是皇帝所钟爱的臣子。这两联表现了作者对沈子公的高度赞扬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
    第三联“却纡闽海节”中的“却纡”表示沈子公婉拒了皇帝的邀请,而“闽海节”则暗指沈子公将要前往的贵州。这一句表现了沈子公的谦逊和忠诚,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第四联“去历井垣深”,描述了沈子公将要面临的艰苦环境,但他认为这只是他的人生旅程的一部分,并不可怕。这一句表现了沈子公的坚强和毅力。
    第五联“履道无夷险”,强调了沈子公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退缩的精神风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沈子公的敬佩和鼓励。
    第六联“逢时自古今”,则表达了沈子公的时代感和历史使命感,认为他的行动会推动时代的进步。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沈子公的高度期望。
    “江亭一杯酒,听奏伯牙琴”则是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江亭上的欢聚让友情更加深厚,同时伯牙的琴声也让这份友谊变得更加珍贵。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