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柏酒共桃符,一卷离骚伴竹炉。
短褐有情怜岁月,敝冠无恙笑头颅。
白波东逝伤心远,青鸟西飞入望孤。
久卧沧江惯愁思,不将明日问荣枯。
【注释】:
除夜:除夕之夜。柏酒、桃符,指古代用以驱邪的祭品。一卷离骚,屈原《离骚》是楚辞名篇。竹炉:《诗经·小雅·斯干》有云:“其桐其椅,其实离离。”这里以竹代木制炉。短褐(hè):粗布短衣,贫苦人的衣服。敝冠(bì guān):破旧的帽子。青鸟:神话中的信使。《山海经·西山经》:“青鸟赤膺,可以代秦。”东逝:向东流去。沧江:指长江。沧,青色。沧江惯愁思:因久病在床而常感愁闷。不将:不拿。
【赏析1】:
这是一首写除夕守岁的诗。首联“更无柏酒共桃符,一卷离骚伴竹炉”,点明除夕的寒寂与孤寂,以及诗人的心境。柏酒是古代的一种祭祀用品,桃符是用桃木板画成门额,或用彩纸剪成,上面用朱砂书写避邪的名称如“神荼”“郁垒”等,悬挂或贴在门旁,以求辟邪保平安;离骚,即《离骚》,屈原作品的代表作之一;竹炉,用竹条编成的取暖用的火炉,这里用来比喻炉火。这两句话,把除夕之夜的清冷、寂寞和作者心情凄然的孤独形象地勾画了出来,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孤寂凄冷的感情基调。
第二联“短褐有情怜岁月,敝冠无恙笑头颅”,进一步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凄凉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慨。短褐,指粗布短衣;敝冠,指破旧的帽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衣衫褴褛,但还保持着人的情态;虽然头上戴着破帽,却依然能保持人的尊严。这两句诗通过写自己的衣着简陋、容颜憔悴,来反衬自己对岁月沧桑的感叹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能够安然度过这个除夕之夜的喜悦和满足之情。
第三联“白波东逝伤心远,青鸟西飞入望孤”,描绘了作者思念亲人、友人的情景。白波,指白色的波浪,这里借指流水;青鸟,指神话传说中能传递信息的使者;西飞,向西飞翔的意思,这里表示思念之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随着东流的白波越来越远,我对你的思念也越来越深;而西飞的青鸟,似乎也在向我传达着你的信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己的心情和想象中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一联“久卧沧江惯愁思,不将明日问荣枯”,抒发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安。沧江,指长江;沧,青色;江,指河流。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我已经习惯了躺在苍茫江水之中思考忧虑,不会向明天询问吉凶祸福。这最后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担忧和不安,也反映了他对自己的信心和乐观态度。
【赏析2】:
这首除夕夜的诗歌,从除夕的寒寂写到守岁的孤独,再到对亲友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层层深入,步步紧逼。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的第一联直接切入正题——除夕之夜。此时正值岁末年初之际,人们通常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的吉祥和丰收。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诗人却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孤寂和冷清。没有柏酒相伴,没有桃符相随,更没有竹炉之火温暖人心。这种寂静的夜晚让诗人不禁回想起那些曾经陪伴过他的人和物。于是,他想起了那曾经陪伴在他身边的柏酒、桃符和竹炉,以及他们带来的温馨和欢乐。这些回忆让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
第二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继续回忆过去的日子,回忆起那些曾经陪伴过他的人和物。他穿着破旧的短褐,头戴破旧的帽子,尽管这样依然能够保持住自己的尊严和自信。这种坚韧的精神让诗人感到敬佩。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他不禁想到了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度过时光的人和事,他们如今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种对生命的感慨让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哀伤。
第三联则进一步展开了这种情感。诗人开始想象起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他想到了那片遥远的白波和那片孤独的天空。随着东流的白波越来越远,他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也愈发强烈。而那片孤独的天空似乎也在向他传达着那份思念之情。这种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让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牵挂和担忧。
最后一联则升华了整首诗的情感。诗人已经习惯了躺在苍茫江水之中思考忧虑,不会向明天询问吉凶祸福。这种对命运的担忧和不安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焦虑和不安。然而,他也深知自己是一个坚强的人,不会屈服于命运的摆布。这种对命运的坚定信念让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自信和勇气。
这首诗通过对除夕之夜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他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友情和命运的思考,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情感和无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