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奴携筐绿掩苒,斜日归自东邻家。
青精未试仙子诀,泠淘的见诗翁夸。
人间正味竟何在,天地育物真无涯。
紫莼青荇更不恶,高秋谁泛三江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小奴》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家僮摘槐芽
小奴,即小婢,家中的年轻仆人。槐芽,指的是槐树的花蕾或嫩芽,通常用作美食。家僮采摘槐芽可能是因为槐花的味道非常美味。

小奴携筐绿掩苒,斜日归自东邻家。
小奴拿着一个绿色的篮子,阳光斜照时,带着满筐的槐花回到了自己家的东邻。这里的“绿掩苒”形容槐花的颜色和形态,而“斜日归自东邻家”则描绘了一幅小奴在夕阳下满载而归的画面。

青精未试仙子诀,泠淘的见诗翁夸。
这里提到了一种叫做“青精”的植物,可能是槐花的一种,或者是与槐花相似的其他植物。“青精未试仙子诀”意味着这些青精还没有经过尝试就已经被小奴采摘了下来。同时,“泠淘的见诗翁夸”可能是指有人看到了小奴采摘槐花的情景,并向他称赞。这里的“泠淘的”可能是指小奴本人或者他的某种特点。

人间正味竟何在,天地育物真无涯。
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间真正美味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人间正味”指的是人间的食物或者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而“天地育物真无涯”则强调了天地孕育万物的无限可能性。

紫莼青荇更不恶,高秋谁泛三江槎?
最后一句描述了另一种美好的食物——紫莼(一种水生植物)和青荇(水生植物的嫩茎叶)。它们都比一般的食材更好吃。然而,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没有人愿意去泛舟三江(长江、黄河、淮河三条大河流经的地区)来品尝这种美食。这里的“高秋”指的是秋季,而“谁泛三江槎”则是询问有谁愿意在这样的季节里去体验这样的美食。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对槐芽和其他食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