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娥失喜巨灵号,腾六平分缩地劳。
孤牖忽惊银海立,两峰谁论玉山高。
嵚岩似欲生云母,融液犹堪瀹涧毛。
为报朝阳莫相妒,先生吟笔正翻涛。
雪山次吴宁庵先生韵
夸娥失喜巨灵号,腾六平分缩地劳。
孤牖忽惊银海立,两峰谁论玉山高。
嵚岩似欲生云母,融液犹堪瀹涧毛。
为报朝阳莫相妒,先生吟笔正翻涛。
注释:
夸娥(kē é):神话中的巨大女性形象,也写作“嫦娥”。
失喜:指嫦娥奔月,因为失去了自己的伴侣而感到悲伤。
巨灵:巨大的神灵,这里指嫦娥。
腾六:形容山势的陡峭,六是虚数,表示非常高。
平分:平均分割,这里指山峰之间的空间被平均划分。
缩地:缩小了天地之间的距离,这里指的是山峰之间距离的缩短。
孤牖:孤独的窗户,这里指山峰上的洞窟。
银海立:像银色的大海一样矗立。
玉山高:比喻山峰之高耸入云。
嵚(qín)岩:高峻的岩石。
云母:一种矿物质,质地细腻,可以用来装饰。
融液:融化的水,这里指溪水的清流。
瀹(yuè):煮、烹的意思。
为报朝阳莫相妒:意为不要嫉妒阳光,因为太阳的光芒足以照亮万物。
相妒:相互争斗,嫉妒。
吟笔:指诗人的笔墨,诗人用文字表达情感。
翻涛:波浪翻滚,形容诗歌波澜壮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雪山景色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雪山的壮丽与神秘。
首句“夸娥失喜巨灵号”,运用了神话中的夸娥和巨灵的形象,来形容雪山的雄伟壮观。夸娥代表着嫦娥的悲伤,巨灵则象征着山峰的高大。这样的描绘既富有想象力又充满诗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神奇的雪山之中。
“腾六平分缩地劳”,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峰之间的空间如何被平均划分,从而显得更加神奇。这里的“腾六”和“平分”都暗示了山峰之高,而“缩地劳”则表达了攀登雪山的艰辛与困难。
“孤牖忽惊银海立”和“两峰谁论玉山高”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雪山上独特的自然景观。其中,“银海立”形容山峰如银色的大海一般矗立;“玉山高”则比喻山峰之高如同玉石般珍贵。这些描绘使得雪山的景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嵚岩似欲生云母”,将岩石比作云母,形象地展现了岩石的美丽。而“融液犹堪瀹涧毛”则通过想象泉水流淌的声音,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险峻和美丽。
最后一句“为报朝阳莫相妒,先生吟笔正翻涛”,以诗意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像太阳一样照亮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深敬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雪山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首描写风景的诗,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