鸰原接羽忆当年,梓里亲耕召父田。
正好棠阴看露冕,谁令清瑟改朱弦。
池鱼岂识焚城火,塞马还留偃盖天。
莫学君家老仙伯,云台从此便高眠。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次韵畏庵太守罢郡后作
- 关键词解释:畏庵,即畏吾,字畏庵。他曾任过知府职务。
- 译文:此诗是作者对畏吾太守罢职后的感怀之作。
- 鸰原接羽忆当年
- 关键词解释:鸰原,指故乡的田野,也常用来比喻故人或旧友。
- 译文:回忆起当年在故乡的情景。
- 梓里亲耕召父田
- 关键词解释:梓里,这里可能是指家乡或故土。
- 译文:在故乡亲自耕田,如同召公一样辛勤劳作。
- 正好棠阴看露冕
- 关键词解释:棠阴,指秋天树木茂盛时遮蔽阳光的景象。
- 译文:正好在满树棠荫之下观赏自己的官服(露冕),象征着荣耀和地位。
- 谁令清瑟改朱弦
- 关键词解释:清瑟,是一种古代乐器。
- 译文:是谁让那原本清澈的琴音变得沉重,暗示了政治上的变故或生活的转变。
- 池鱼岂识焚城火
- 关键词解释:池鱼,比喻无知者。
- 译文:那些像池塘里的小鱼一样的人,又怎会知道城市中的大火呢?
- 塞马还留偃盖天
- 关键词解释:塞马,可能指塞外的马,或者是某种特定的意象。
- 译文:那些像边疆马匹一样忠诚的人,依然留在了天地之间。
- 莫学君家老仙伯
- 关键词解释:仙伯,可能指仙人般的老者。
- 译文:不要像你家中那位仙风道骨的老前辈那样高傲,云台从此便高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荣光与现实的落寞,表达了对友人仕途变迁的深切关怀。首两句回忆往昔,用“鸰原”和“梓里”描绘出一幅亲切而又充满怀念的画面。随后四句则通过“正好”“谁令”“池鱼”“塞马”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官场变化的认识和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丰富,充满了对友情和世事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