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途南北几暄凉,又见旗亭柳色黄。
往事尽随春物变,离情直与暮云长。
人将黼绣轻韦布,我视江湖只庙廊。
昨夜小斋清梦里,一编还共短檠光。
癸酉正月陆时敏以诗赠行次韵
客途南北几暄凉,又见旗亭柳色黄。
往事尽随春物变,离情直与暮云长。
人将黼绣轻韦布,我视江湖只庙廊。
昨夜小斋清梦里,一编还共短檠光。
注释:
癸酉年是农历的第十个年头,即1923年。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通常指春节后的第一个月。陆时敏用诗歌赠行,表示送别之意。
南北,指的是东西方位,这里指代了诗人自己身处的位置。
旗亭,是古时酒楼的名字。
黼绣,指的是锦绣一类的贵重物品,也可以用来比喻尊贵的人。
韦布,指的是平民百姓。
庙廊,指的是官府或朝廷,用来比喻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昨夜小斋清梦里,一编还共短檠光。
昨夜,指的是前一天夜里,也就是前一天晚上。小斋,是指简陋的小房间或者书房。
清梦,指的是在梦中清晰如真的感觉。
一编,指的是一卷书。
还共短檠光,指的是在微弱的灯光下阅读。
赏析:
这首诗是陆时敏在癸酉年(1923年)正月写下的一首赠别诗。首句“客途南北几暄凉”,描述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季节变化,暗示了他旅途中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接着第二句“又见旗亭柳色黄”,描绘了旗亭旁柳树的颜色,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第三句“往事尽随春物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以及时光易逝的感慨。第四句“离情直与暮云长”,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之情的长久和深沉。
第五、六两句“人将黼绣轻韦布,我视江湖只庙廊”,分别从社会阶层和个人志向两个层面来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追求。前者通过对比贵族和平民,表达了对社会阶层的不满;后者则通过对比江湖和庙廊,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最后一句“昨夜小斋清梦里,一编还共短檠光”,则以梦境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的宁静生活和对知识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