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然不肯驻荒台,移入名园始快哉。
竦立正当青嶂近,静观疑有白云来。
池亭绿野添幽致,斧凿龙门想旧裁。
得与奎章并题品,也胜尊酒为渠开。
【注释】
小轩山:指庐山。颓辇:倒塌的车,借指帝位。涯翁:即张涯翁。石斋:指张文忠公的石斋书屋。少师:指苏轼,时为翰林学士承旨,故称。继有:继承苏轼之志,得太湖之赠,遂建亭于湖中,名“寄闲堂”。太湖之贻:谓苏轼《赤壁赋》所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意,以喻其人生短暂,如寄居在天地之间,渺小如沧海一粟。次韵奉贺:即和苏轼诗作之意而作的诗。
【赏析】
这是一首应友人邀请而写的和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新亭、新亭寄闲堂、新亭寄闲堂寄闲亭、新亭寄闲堂寄闲亭寄闲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首句写自己对庐山的态度,是“颓然不肯驻荒台”,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已退职了,但仍不愿像从前那样住在荒废的官署,而是愿意搬入美丽的园林去享受生活的乐趣。次句是说,自从移入名园以后,才感到快乐,这里所说的“名园”,指的是张文忠公所建的石斋书屋。第三四句写自己在石斋书屋中欣赏景物的体会。“竦立正当青嶂近”,意思是说,站在亭上远望,只见青翠的峰峦高峙在远处,使人感到心旷神怡。“静观”两句的意思是说,静下心来观赏,好像看到白云从天边飘然而至。末两句写诗人与友人一起游览石斋书屋时的愉快心情,并表示愿意与友人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