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日出四山明,忆在金陵梦尔生。
俯仰卅年谈往事,扶摇今日看初程。
儿童亦解登科好,老我宁为别绪萦。
若到仲游旧时地,也应回首望天京。

【注释】:

  • 「三儿」:指作者的儿子,字仲游。
  • 「己酉」:即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
  • 「乡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的考试,考取者称为举人。
  • 「初场」:指乡试的头场,是参加正式考试之前的一次预考。
  • 「云开日出四山明」:形容清晨的景色,云雾散去,太阳从四面山上升起,光芒四射。
  • 「忆在金陵梦尔生」:回忆自己年轻时在南京梦到儿子诞生的情景。
  • 「俯仰卅年谈往事」:感叹时光飞逝,转眼已三十年过去,谈论过去的往事。
  • 「扶摇今日看初程」:看着儿子今日扶摇直上,开始新的旅程。
  • 「儿童亦解登科好」:孩子们也懂得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 「老我宁为别绪萦」:即使自己已经老了,也愿意为儿子的未来担忧和牵挂。
  • 「若到仲游旧时地,也应回首望天京」:假如儿子能到达南京这个曾经梦到的地方,也应该回头望向南京(指天京),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光。

【翻译】:
四月十五日,梦见乘雾登上鸡鸣山,走到一半时看见太阳升起,醒来后众人都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我就没能考上进士。如今我已经十八岁了,而儿子仲游却在这一天出生,现在已经二十有八年了。我开始让他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前事的感触就写了这首诗来激励他。希望他能不受离别之忧而妨碍他的远大志向。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未来科举之路的期望和祝福。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照,展示了自己对儿子深深的期望和关切。诗中既有对儿子未来的祝愿,也有对自己不能成才的惋惜,体现了父亲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