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幡赐了敕观灯,次第风光满镐京。
看到筵前鸠拂舞,九农春事已关情。

【注释】

壬戌:元丰八年。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新年的第一个节日。应制诗:皇帝下诏让臣子做诗的应制诗。敕观灯:皇帝下令观赏灯会。敕:帝王的命令。观灯,赏灯。次第:顺序。风光:景物。满镐京:长安城内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看到筵前:看到筵席之前。筵席:宴席。鸠拂舞:即“鸠拂”,指女子梳妆打扮,也指女子跳舞。九农春事:即“九农”,指农民。春事,春天的农事。已关情:已经触动了感情。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八首,写元宵节观灯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八句,前四句写观灯时所见,后四句是诗人的感受。从内容看,这组诗是作者在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元宵节观灯时写的应制诗。

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元宵节皇帝下令赏灯,京城内外到处都是灯火辉煌的景象。次二句写景。京城内外,到处都洋溢着节日气氛,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欣赏灯火。“银幡”两句,写元宵节观灯的情景。银幡,即用银丝做成的横幅,上面绘有龙凤之类的图案,用以装饰灯架,使之光彩夺目。“次第”两句,写京城内外处处可见灯火通明的景象。“看到”一句,由上启下,说明下文要写观灯时所见。“筵席”两句,写元宵节观灯时见到的一些景象:筵席之前,有一群女子正在梳妆打扮,翩翩起舞;而那些从事农业劳作的农家子弟却无暇顾及这些热闹场面,他们正专心致志地从事农事活动。“已关情”,意思是这些农家子弟的春种秋收,已经牵动着他们的心弦,他们多么希望春天早点过去,以便能早日结束农忙,回到家乡享受太平盛世的幸福生活呀。

这首诗写观灯所见,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观灯之作,而是一首富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它通过描写京城内外到处都洋溢着节日气氛,人们在尽情欢乐的同时,也不忘关心国家大事,表现了当时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繁荣的时代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