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晨昏慎启关,家庭内外切防闲。
深更出饮清朝卧,此是人家百弊端。
注释:家门的开关要谨慎,家庭的内外要防备。深夜饮酒后安睡,这是人们常有的弊端。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儿子吴天彝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告诫儿子要谨言慎行,不可轻率行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门户晨昏慎启关,家庭内外切防闲。
深更出饮清朝卧,此是人家百弊端。
注释:家门的开关要谨慎,家庭的内外要防备。深夜饮酒后安睡,这是人们常有的弊端。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儿子吴天彝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告诫儿子要谨言慎行,不可轻率行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江载月图,展现了江上美景和作者的感慨之情。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层解析: 1. 月出大江平,仙舟上国行。(注释:月亮从大江升起,照亮了江面,仿佛一艘仙舟在祖国的大地上行驶) - “月出大江平”描绘了夜晚江面上的景象,月亮从江中升起,将整个江面照得一片明亮,形成了一个平静的画面。“仙舟上国行”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好像那艘仙舟在祖国的大地上行驶
【注释】 (1)稚圭:指钱世恩(字稚圭),明朝官员。 (2)侍闱:侍候皇帝左右。 (3)云浮地、月傍梯:形容海上的云雾缭绕,山上的月色倒映在山道之上。 (4)预知篇翰富:预先知道文章写得好。 (5)双从锦囊奚:意思是说钱世恩的文章就像锦囊里的珍宝一样珍贵。 【赏析】 此诗是诗人向朝廷推荐的一首应制诗。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友人钱世恩的赞美之情。 首句“问道趋东鲁”
【注释】 东州:指山东。棠树:即棠梨,落叶乔木。又剖:剖解、剖开。越南鱼:泛指南越地区的鱼类。 衡潭:指衡山的深潭或南岳的洞庭湖。 星文:指星象。翼轸:二十八宿之一。余:指剩余。 长才:长远的能力或才干。须:需要。历试:经历、实践检验。 贺宁居:祝愿安宁地居住。 侏㒧子:矮小的人。循山候隼旟:顺山而望,等待飞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首联写诗人对张元之的祝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张信卿》。全诗如下: 短亭官柳下,长路酒杯前。 待解薰风缆,频回落日鞭。 龚黄新宠命,梁宋古山川。 去去应传得,歌谣满日边。 诗句注释: 1. 短亭:指驿站的小亭子。官柳:指官府种植的柳树。 2. 长路:指漫长的旅途。酒杯前:形容旅途中饮酒作乐的心情。 3. 待解:等待解开。薰风:春风。缆:缆船索,用来系船的工具。 4. 频落:频频落下。落日鞭:指夕阳下的马鞭。 5
姚平夫挽诗 完节非今日,清心自昔年。 由来孤竹操,不逐艳阳迁。 旅殡烦僚友,归装富简编。 尚馀潜德在,合并鲁男传。 注释: 1. 完节非今日:完节指保持自己的节操不受外界影响,非今日表示不是今天的事情。2. 清心自昔年:清心指保持内心的清净,自昔年表示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是这样。3. 由来孤竹操:孤竹操是指古代一种以孤独坚韧、清高自守为特点的操守或品德。4. 不逐艳阳迁:艳阳指的是阳光明媚
注释: 长材宜德选,望邑丽神州。 ——长材应该选择有德行的人,美好的郡县像锦绣的神州。 黄甲非身贵,青箱本国谋。 ——虽然黄甲不是自身显贵的标志,但青箱是治理国家的策略。 弦歌深里巷,雨露足田畴。 ——在乡村里,人们唱着歌谣,雨水和阳光充足,滋润了田野。 矫首西山月,清光夜夜秋。 ——仰望西山上明亮的月光,清辉洒满整个秋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刘宗哲时所写
诗句如下: 为觅董仙家,春山满杏花。 朝阳三亩地,返照一林霞。 厚德初乡里,幽栖几岁华。 长生容我问,应不在丹砂。 注释 1. 为觅董仙家: 寻找名叫董仙的隐士或高人。 2. 春山满杏花: 春天时,满是杏花的山景。 3. 朝阳三亩地: 形容太阳照耀的面积广阔如同三亩地那么大。 4. 返照一林霞: 夕阳映照在山林间如彩霞般绚丽。 5. 厚德初乡里: 以深厚的德行开始在家乡的生活。 6
【注释】 极目襄垣道:远眺襄垣路。襄垣,地名,在今河北邢台市。 萧萧落叶秋:秋风萧瑟,一片落叶飘零,形容秋天凄凉的景色。 人犹避骢马:人们都在躲避那一匹青色的骏马,指代朝廷中的权贵。 梦已隔丹丘:梦已经隔着仙境的丹丘山了。 比穴看明镜:对着洞穴里的镜子看自己,比喻自寻短见或自相残杀。 同归想玉楼:一同回到那华丽的玉楼上。这里指死后灵魂归宿之所。 馀芳知未歇:余香的气息还未曾消散。 孙子在瀛洲
华听竹挽诗 好在延祥竹,秋风日日情。 幽人不复到,虚节为谁清。 干蛊名无愧,贻谋事有成。 乡邦听舆论,合附孝门铭。 注释:好的是这延祥竹,每至秋风便让人倍感亲切。但隐居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这竹子的空节又是为了谁而显得格外清高?我虽不学道,但我对此事毫无愧疚,我的遗训和计划都已经完成。我们家乡的人们一定会听到我们的议论,我们应该将我们的名字刻在《孝门铭》上。赏析:本诗首联“好在延祥竹,秋风日日情”
【注释】 共惜春红好,谁看晚翠深。 涧边长郁郁,霜后独森森。 秾冶非吾事,幽贞回此心。 山中有园绮,垂白更相寻。 【赏析】 这首小诗是作者对晚景的描绘。诗人以“晚翠”为题,抒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清高自许、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首句“共惜春红好”,是对春天的描写,也是对人生易逝、年华不再的一种感慨。 第二句:“谁看晚翠深?”这是在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注释】吴江:古县名,今属江苏。天彝:即王天彝,作者的侄儿。小过:轻微的过失。渠:他。在:指长兄王天爵。亦是儿:也是孩子。赏罚:赏与罚。条:规则。痛痒:比喻感受。自然亲附不暌离:自然而然亲近依附,没有分离。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侄儿王天彝的劝诫诗。诗的前两句说,家中人的小过失不要过于责骂,因为孩子在他家里也是他的孩子。后两句说,只要赏罚得宜,孩子自然会亲近依附,不会离开父母。 赏析:
【注释】 乡邻:这里指朋友,即“朋”。自昔:自古以来。贤愚:指品德高尚的人和品行不端的人。自修:自己修养。御侮:防御外患。亲贤:亲近贤人。戒暴:警戒凶恶残暴之人。远谗:远离谄佞谗言之人。夫:对……而言。 【赏析】 此诗首句“乡邻自昔有贤愚”,以泛论起笔,点明主题。次句承上启下,指出历来人们都是鄙视那些品德低下的人,而对那些有德有才的人倍加尊重。接着两句,诗人进一步强调只有自己修身养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在读懂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和重点词句来分析。此诗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音节和谐悦耳。“爱惜护持勤教诲”是全诗的线索,诗人以爱子之心,写出了对孩子的殷切期望。 【答案】 ①佳儿如玉:儿子像美玉一样可爱(佳,美好)。②眼如珠:眼睛明亮有神,像珍珠一样(珠,珍珠)。③临别牵衣泪满裾
诗句 - 木有根株水有源:这句诗意味着树木生长需要根基,水流需要源头。这里用“根株”和“水源”来比喻人的成长和传承,强调了基础的重要性。 - 祖先祠墓合亲尊:这里的“祠墓”指的是祭祀的场所,而“亲尊”则表示尊敬和重视。这句诗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后代也能记住并尊重祖先。 - 岂徒追报崇彝典:这句诗中的“追报”指的是纪念和回报,而“崇彝典”则是尊崇的礼仪。这里强调了不仅仅是纪念祖先
注释: 扬州水关作 —— 在扬州的水中关卡写诗。 三过扬州十五年,中间日月似流泉。 —— 诗人三次经过扬州,已经过了十五年,这期间的岁月仿佛流水一样匆匆流逝。 平山花竹隋宫柳,又落东风一梦边。 —— 春天来临,原本是隋炀帝的行宫所在地,如今已是花木繁盛之地,但那曾经繁华的隋宫却已经不复存在,只能随风飘荡在梦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扬州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他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鲁桥南畔的景致中,仰视东山,思念欲飞的景象。他看到砚沟新水,墨花肥美,心情愉悦。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砚瓦沟” - 这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者自然景观。在这里,它可能是对某个具体地点的美称。 - 注释: “砚瓦”,指代用砚石制成的瓦片,这里用作地名或自然景观的称呼。 - 赏析: 这句诗通过使用“砚瓦”一词,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