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颜色竞东风,冷落孤山水月中。
多谢诗翁好抬举,微言已坠棘端锋。
诗句释义:
龟山寄湖澹庵诗云:“欲驱残腊变春风,只有寒梅作选锋。莫把疏英轻斗雪,好藏清艳月明中。”这首诗的意思是,想要将寒冷的冬日变为温暖的春风,唯有傲雪凌霜的梅花能担当起这一重任。不要轻视那些零落的花瓣,它们虽然被风吹散,但依然能保持清艳。在明亮的月亮下,它们可以安然地隐藏自己。
译文:
龟山寄湖澹庵诗云:“欲驱残腊变春风,只有寒梅作选锋。莫把疏英轻斗雪,好藏清艳月明中。”这首诗的意思是,想要将寒冷的冬日变为温暖的春风,唯有傲雪凌霜的梅花能担当起这一重任。不要轻视那些零落的花瓣,它们虽然被风吹散,但依然能保持清艳。在明亮的月亮下,它们可以安然地隐藏自己。
注释:
龟山寄湖澹庵诗:这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诗,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诗中的“残腊”指的是冬天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冬至;而“春风”则是指春天的气息。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的季节,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喜爱,认为只有梅花能够在严寒中绽放,成为春天的代表。
选锋:指挑选出最锋利的部分。在这里,诗人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梅花的美丽和坚韧。他认为只有梅花能够抵挡住风雪的侵袭,成为春天的代表。
疏英:指花瓣稀疏的花朵。诗人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梅花瓣的零落,暗示了梅花的坚韧不屈。
清艳:指清新而美丽的花朵。在这里,诗人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梅花的美丽。他认为梅花瓣虽然散落一地,但依然保持着清新和美丽。
月明中:指月光明亮的夜晚。在这里,诗人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梅花瓣在阳光下的样子。他认为即使在明亮的月光下,梅花瓣也能够展现出它独特的美。
丙戌正月十四日鹤塘舟中诵之有省:丙戌是宋孝宗淳熙七年,即公元1186年;正月十四日是农历新年的第十七天,即正月初七;鹤塘舟中诵之有省是说他在舟中诵读这首诗时得到了一些启示和感悟。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即像梅花一样在严寒中绽放,成为春天的代表。
本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练质朴。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梅花与冬日、春天的关系。诗人以“龟山寄湖澹庵诗”作为引子,巧妙地将诗中的内容融入其中,既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又展现了他善于借鉴前人诗词的特点。
后两句则转向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生命力的敬畏。他认为,即使是飘落的花瓣,也依然保持着清新和美丽。诗人还通过对梅花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即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都应该勇敢地面对,并坚持下去。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非常巧妙。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同时,诗人的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使得整首诗既易于理解又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