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室会盈止,醴醪各迎逢。
闾阎礼让行,囹圄莓苔封。
神功不可忘,允侯诚所通。
作诗纪盛事,窃效康衢童。
百室会盈止,醴醪各迎逢。
闾阎礼让行,囹圄莓苔封。
神功不可忘,允侯诚所通。
作诗纪盛事,窃效康衢童。
【注释】
- 百室会:指众多的家庭聚集在一起。
- 醴:甜酒。
- 醪(láo):浊酒。
- 迎逢:迎接宾客。
- 闾阎(lǘyuán):里巷门。
- 礼让行:礼貌待人。
- 囹圄(língyǔ):牢房。
- 莓苔:青苔。
- 允侯:对贤明的君主的尊称。
- 作诗纪盛事:创作诗歌来纪念盛事。
- 康衢(kāngqú)童:在大道旁玩耍的小孩。
【赏析】
《北坛斋宿》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述了百室汇聚的盛大场景和邻里间的和谐礼仪,以及对于君王英明统治的颂扬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盛世太平、百姓安乐的向往。
首句“百室会盈止”,意指众多家庭汇聚一处,场面盛大而温馨。这里的“止”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场面的热闹,又暗示了时间已晚,人们在欢聚之后即将离去。接下来两句“醴醪各迎逢”,则是描绘了人们热情好客,互相敬酒的情景。这里的“醴”和“醪”都是古代的甜酒,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
“闾阎礼让行,囹圄莓苔封”,进一步描绘了邻里间的和睦相处。闾阎即里巷之门,礼让行表示邻里之间互相尊重、谦让有加。而囹圄则是指牢房,这里用来象征那些因各种原因被关押的人。莓苔封则形象地描绘了牢房周围的青苔生长的景象,暗喻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社会和谐与黑暗并存的矛盾现象。
诗的后半部分,“神功不可忘,允侯诚所通”,是对统治者的赞美。这里的“神功”指的是君王的功德,“允侯”则是对贤明君主的尊称。通过表达对君王功绩的铭记和对其德政的认同,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最后一句“作诗纪盛事,窃效康衢童”,则是诗人自我抒发。他以康衢童的形象自比,意指自己在大道旁玩耍的天真烂漫。这里的“康衢”指的是宽敞平坦的道路,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童”则代表了纯真无邪的心性。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乱世,但仍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期盼国家和平繁荣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