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邦古壮县,驰望自宋唐。
胜国登使府,因之启上洋。
官曹虽日崇,阡陌仍故疆。
宋季已穷蹙,取民犹甚凉。
一坏贾绵州,再困朱管张。
浸淫到国初,乃至十倍强。
浮名累仁政,有识空叹伤。
宣祖痛裁损,经纶更文襄。
民力既以纾,赋入乃有常。
公家无阙事,帑廪有馀藏。
后来诸君子,率由如旧章。
至今乡父老,稽首周侍郎。
粤从近岁来,智者好纷更。
或云时世异,古法今难行。
或云广储积,典守为民殃。
墉坊一以决,狐鼠恣披壤。
但见私税增,不闻公廪穰。
己巳及庚午,诸仓惟栋梁。
苟能实蠲税,犹或幸小康。
功名掩慈惠,白纸栽青桑。
都将烟水区,指作禾黍场。
一字挂经费,年年理逋亡。
从此遂困弊,萧然类穷乡。
去夏复霖雨,湖田尽沧浪。
监司不肯奏,郡邑徒苍皇。
荒租二十万,积雪傅严霜。

【诗句】:

  1. 七月十六日乡人会饯两邑新尹于寓舍既罢不寐旋书所感得三十四韵论其格制不足言诗而朴野恳悃拟诸田夫野老之词或可备询访之一二也
  2. 吾邦古壮县,驰望自宋唐。
  3. 胜国登使府,因之启上洋。
  4. 官曹虽日崇,阡陌仍故疆。
  5. 宋季已穷蹙,取民犹甚凉。
  6. 一坏贾绵州,再困朱管张。
  7. 浸淫到国初,乃至十倍强。
  8. 浮名累仁政,有识空叹伤。
  9. 宣祖痛裁损,经纶更文襄。
  10. 民力既以纾,赋入乃有常。
  11. 公家无阙事,帑廪有馀藏。
  12. 后来诸君子,率由如旧章。
  13. 至今乡父老,稽首周侍郎。
  14. 粤从近岁来,智者好纷更。
  15. 或云时世异,古法今难行。
  16. 或云广储积,典守为民殃。
  17. 墉坊一以决,狐鼠恣披壤。
  18. 但见私税增,不闻公廪穰。
  19. 己巳及庚午,诸仓惟栋梁。
  20. 苟能实蠲税,犹或幸小康。
  21. 功名掩慈惠,白纸栽青桑。
  22. 都将烟水区,指作禾黍场。
  23. 一字挂经费,年年理逋亡。
  24. 从此遂困弊,萧然类穷乡。
  25. 去夏复霖雨,湖田尽沧浪。
  26. 监司不肯奏,郡邑徒苍皇。
  27. 荒租二十万,积雪傅严霜。

【译文】:
我家乡的古老和壮阔,自古以来就闻名于宋、元时期。
在南宋时期,我们曾作为使者出使过京城,开启了与外界的交流。
尽管官衔日渐高升,但村庄的道路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面貌。
宋朝末年国家已经陷入困境,向百姓索取财物仍然是如此冷酷无情。
一旦破坏,就像绵州一样,再受困于朱管张。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元朝初期,国家的负担更是沉重。
虚名拖累了仁政,有见识的人只能叹息。
宣宗皇帝悲痛地减少了开支,经过精心治理,才使局面得以改善。
百姓们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国家的财政状况也有了稳定的基础。
官府不再有积压的事情,仓库里也有足够的储备。
后来的官员们遵循这一制度,继续前行。
直到今天,乡里的父老乡亲们还尊敬着这位官员。
智者们喜欢更改旧有的规章制度。
有人说这是时代不同,古代的法则难以适应现在的情况。
也有人认为是为了增加储备,但是这实际上是给老百姓带来了灾难。
城墙和坊巷都被用来征收税收,但百姓们却不知道如何缴纳。
在这段时间内,只有大地主才能支撑起国家的经济。
如果能够真正减免赋税,也许还有希望迎来一个小康的社会。
那些为了功名而忽略了对百姓的关爱的人们,就像是种下白纸却在上面种上了青桑树一样。
他们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了烟草和水域之中,把土地变成了农田。
每年只需要支付一个字的费用,却要承担起大量的欠税问题。
从那时开始,国家就已经陷入贫困的境地。
在夏天的时候又遭受了连绵不断的雨水,湖泊里的田地全都被淹没在波浪之中。
监司们不愿意上奏这些情况,郡县的官员们也只能感到手足无措。
因为灾害导致的荒租高达二十万石,积雪覆盖了所有的庄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