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君不狂君竟狂,人间不住归山傍。七十八年驹隙光,高论久矣闻蒙庄。
铅砂伏鼎夜光芒,无乃尸解遗冠裳。不然白云游帝乡,斑衣麻绖惨佪偟。
奋飞恨不从云翔,向来寿斝今奠觞。痛君不见诸孙昌,君今神游何可量,上下四方与中央。
吴山松柏夜有霜,君归来兮俨高堂。

【注释】

谓:对……说。君:指严嵩之子严鸿逵。七十八年:严嵩当政长达78年。驹隙光:比喻人生短暂。铅砂伏鼎夜光芒:比喻严嵩在位期间,朝中权贵如日中天。无乃:莫非。尸解:指修道成仙。遗冠裳:指严嵩退居林下,与世无争。不然:指严嵩的权势未减。白云游帝乡:指严嵩的权势无边。斑衣麻绖惨佪偟:指严嵩的儿子严鸿逵被贬谪。奋飞恨不从云翔:指严嵩的子孙们因受牵连而遭贬。痛君不见诸孙昌,君今神游何可量:指严嵩死后,他的家族被抄没,他的子孙们也被连累入狱。吴山松柏夜有霜:以吴山松柏为比喻,暗讽严嵩的后代受到排挤打击。君归来兮俨高堂:指严嵩之死,其子孙被抄家、流放,严氏家族势力从此衰落。

【赏析】

这首诗是明万历年间御史张鹤鸣所作。张鹤鸣曾弹劾过严嵩父子及其子孙,因而诗中有“吊钱慎庵”等字句,可知此诗为张鹤鸣所写。

首联点出主语,“谓君不狂君竟狂”,言我对你严嵩并不狂妄,你却真的狂妄起来。“人间不住归山傍”,意思是你既然狂妄,就应当住在山边,而不是留在人世做官。这是诗人对严嵩的劝勉。

颔联写严嵩在位期间,朝中权贵如日中天,无人能与之抗衡。严嵩的权势无边,令人生畏。

颈联写严嵩的儿子严鸿逵被贬谪,严氏家族被抄家、流放,严氏家族势力从此衰落。诗人对此深感痛惜。

尾联写严嵩死后,他的子孙被抄家、流放,严氏家族势力从此衰落。诗人对此深感痛惜。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严嵩的不满和痛恨之情。诗人通过描写严嵩的狂妄、权贵、权势无边、家族衰败等情节,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担忧。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严氏家族衰落的描绘,表达了对正义、公正、公平的坚守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