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红径尺,一败即空枝。
枣花大于米,结实反累累。
世途争外骛,炫巧复矜奇。
仪衍雄辩说,潘陆姱文辞。
华藻炫缃素,声名倾一时。
终然木强子,铭功汉鼎彝。

【注释】

  1. 沙河主人:泛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后园枣实甚繁:指朋友家中的枣树果实很茂盛。
  2. 牡丹红径尺,一败即空枝:比喻牡丹虽鲜艳,但一旦凋落,则枝条空空如也;
  3. 枣花大于米,结实反累累:比喻枣子的花朵比稻谷还大,却结果不多。
  4. 世途争外骛,炫巧复矜奇:指世人都在争相追求名利、炫耀才华。
  5. 仪衍雄辩说,潘陆姱文辞:指文人墨客擅长雄辩和华丽的文辞。
  6. 华藻炫缃素,声名倾一时:指他们的文采华丽,声誉一时无两。
  7. 终然木强子,铭功汉鼎彝:形容他们最终成就非凡,成为后世楷模。

【译文】
我的朋友们在沙河的后园里种了很多枣树,它们结出的果实十分繁茂。
牡丹虽然颜色鲜红,但一旦凋落,树枝就空荡荡地垂了下来。
枣子的花朵比稻谷还要大,结果却很少;
世上的人都在竞相追逐功名富贵,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
那些文人墨客们,擅长雄辩和华丽的文辞,
他们的文采华丽,声誉一时无二。
他们终究是那些默默无闻,坚韧不拔,努力向上的人,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沙河主人后园中枣树的繁盛景象及其象征意义。通过对这些枣树与牡丹、枣子与稻谷的比较,诗人表达了对世间名利、浮华现象的不屑,以及对勤奋努力、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诗中的关键词“牡丹”、“枣花”、“空枝”分别象征着荣华与衰微、虚华与实际,而“木强子”则是对那些坚持努力、不断向上的人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坚定的生活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