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丝蹙云双帔长,珠冠翠蕤明两珰。
早年身侍两姑傍,良人执戟戍边方。
齐眉举按上高堂,夜灯课子青藜光。
良人已矣诸孤昌,大者名在六郡良。
小者南省尚书郎,诸孙阶下俨成行。
瑶环瑜珥间珩璜,花前迭进奉霞觞。
花枝拂帘风日香,人间总谓天茫茫。
有如人斯天岂忘,新年七十鬓微霜。
药饵不御身康强,门前晋水春洋洋。
谓君酿取酒千缸,君家此乐殊未央。
【注释】
精膳郎中侯伦母张宜人:张宜人即指张氏,是明太祖的元配皇后。她曾生下太子朱标,后因“靖难之役”被废,改封为寿春县君,又徙居仁和,改名为吴氏。后来改嫁侯伦。
五丝蹙云双帔长:在古代,妇女常以五色丝织成带状物(五色丝绶)作为装饰,称为“五丝绶”。双帔,指两肩披有两条长巾。帔长,指衣带宽长。五丝、双帔、长巾,都是形容其服饰华丽。
珠冠翠蕤明两珰:珠冠指用珠宝制成的头饰,翠萝指绿色鸟羽,明两珰指发饰上镶嵌着珍珠和翡翠,光彩夺目。珰,指耳环。这里借指女子。
早年身侍两姑傍:年轻时曾侍奉过两代尊长。
良人执戟戍边方:良人,古时称丈夫或妻子。执戟,持戟。戍,守卫。边方,指边境之地。
齐眉举按上高堂:齐眉举按,指夫妻和睦相处。高堂,指高大的厅堂,也泛指家宴。
夜灯课子青藜光:指夜晚点亮油灯教孩子读书。青藜,指青绿色的草叶。
已矣诸孤昌:指已故的妻子所生的子女都已长大成人并各自有了成就。
大者名在六郡良:指长子名扬在外,成为一方豪杰。六郡,指当时隶属于京师的六个州郡。
小者南省尚书郎:指次子曾任尚书郎这样的官职。南省,指南京国子监。尚书郎,官名,掌管文书奏章及皇帝命令的发布。
诸孙阶下俨成行:指孙子辈已经能按照等级规矩站立于台阶之下。
瑶环瑜珥间珩璜:形容佩戴的玉器美丽精致,相互映衬。
花前迭进奉霞觞:指在花前依次敬献美酒。
花枝拂帘风日香:形容庭院中花枝迎风摇曳,阳光洒落,香气四溢。
人间总谓天茫茫:人间总是说天地广阔无边无际。
有如人斯天岂忘:像这样的人天也不会忘记。
新年七十鬓微霜:指新年刚过,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
药饵不御身康强:药饵不起作用,身体反而更加强健。
门前晋水春洋洋:门前流淌着清澈的晋水,春天的气息十分浓郁。晋水是流经太原市的一条河流,又称汾水。
谓君酿取酒千缸:你酿造的酒可以装满一千个缸。
君家此乐殊未央:你家里的快乐真是无穷无尽啊!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诗。诗人通过写张宜人的生活情景来表达对这位贤妻的怀念之情。全诗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细腻描绘了张宜人的一生以及她死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贤内助的深切怀念之情。
第一句“精膳郎中侯纶母张宜人寿七十”,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及其母亲的名字。精膳郎中,是明朝洪武年间设立的一个官职,负责宫廷膳食事宜;侯纶则是一位官员;张宜人是侯纶的母亲,也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性。这句诗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诗人要向读者介绍的是他的母亲张宜人。
第二句“五丝蹙云双帔长,珠冠翠蕤明两珰”,继续描写张宜人的形象。五丝、双帔、长巾,这些都是形容她的服饰华丽;珠冠、翠萝则是她的饰品。这两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张宜人的生活场景,更透露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第三句“早年身侍两姑傍,良人执戟戍边方”,进一步描绘了张宜人早年的生活经历。她年轻时曾经侍奉过两代尊长,而她的丈夫则曾手持戟在边疆守卫国家。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张宜人的智慧和能力,更体现了她对家庭的责任和付出。
第四句“齐眉举按上高堂,夜灯课子青藜光”,描述了张宜人在家中的教育情景。她与丈夫一同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夜晚点亮油灯教他们学习。这里的“青藜光”既形容了油灯的光芒,也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第五句“良人已矣诸孤昌,大者名在六郡良”,进一步描绘了张宜人丈夫去世后的情况。她的丈夫已经离世,但她所生的子女们却都成为了优秀的人物,其中一些人还曾担任过官职。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张宜人的坚韧和毅力,更体现了她对家庭的贡献和付出。
第六句“小者南省尚书郎,诸孙阶下俨成行”,继续描绘了张宜人子女的成就。其中一些子女已经担任过官职,而他们的子孙辈也已经能够按照等级规矩站立于台阶之下。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家族的荣耀和辉煌,更体现了张宜人对家庭传承的重视和期望。
第七句“瑶环瑜珥间珩璜,花前迭进奉霞觞”,进一步描绘了张宜人家中的景象和氛围。她在花前依次敬献美酒,佩戴着精美的玉器和珠宝首饰,显得优雅端庄。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张宜人的生活品质和品味,更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第八句“花枝拂帘风日香,人间总谓天茫茫”,进一步描绘了张宜人家中的环境和她的感受。花枝摇曳在窗帘旁,阳光洒落室内,空气中弥漫着花香。然而,尽管身处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张宜人却感到人生短暂、时间易逝,仿佛天地间充满了无尽的迷茫和未知。这句诗不仅表现了张宜人的感慨和忧虑,更体现了她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第九句“有如人斯天岂忘,新年七十鬓微霜”,最后一句总结了整个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希望她能够在天国中得到永恒的安宁和幸福。同时,他也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提醒自己珍惜当下的时光和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整首诗歌通过对张宜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她的智慧、才能和坚韧精神。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贤内助的深情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