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吴江空水鲜,菊花篱落晚霞天。诗中尽说斜川好,不道斜川在眼前。
注释:
九月:农历九月,指农历九月的吴江。
空:空旷无水,意即没有水。
水鲜:水里的鱼虾活蹦乱跳。
篱落:栅栏。
杜姓者:指杜子美(李白)。
论处世之道:谈论为人处世之道。
甚悉:非常清楚。
赏析:
《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李白根据自己曾经学过的吴江竹枝词改编而成的。在诗歌创作中,李白善于借鉴前人诗词的体裁、题材、主题和表现手法,进行创新和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共计二十四个字,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上讲,这是一首咏叹吴江竹枝词的作品。从结构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采用了五言、七言结合的形式。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九月吴江空水鲜,菊花篱落晚霞天”,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吴江景色。九月的吴江,水清草绿,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菊花盛开在篱笆旁,夕阳西下,天空呈现出一片金黄。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下文的主题做好了铺垫。
第三句“诗中尽说斜川好,不道斜川在眼前”,则是对吴江竹枝词的巧妙引用。这里所说的“斜川”,指的是四川的嘉陵江,因为嘉陵江在长江之侧,所以被称为“斜川”。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中虽然赞美了四川的好山好水,但却没有提到嘉陵江就在自己的眼前。这里的“斜川”,既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讽刺。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吴江景色,引出了对吴江竹枝词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吴江竹枝词的喜爱之情。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吴江竹枝词的赞美上,而是进一步探讨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最后一句“论处世之道甚悉”更是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