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为炉万木焦,长松依旧翠岧峣。
洪都一柱苔空老,赤碧千年戟未销。
涧底冰霜明节钺,林间风雨听箫韶。
矢人莫把高枝剡,留与夫差射海潮。

【注释】

①长松依旧翠岧峣:铁松依然挺拔苍翠。岧峣,高峻。

②洪都:即洪城,今江西南昌市。一柱:指铁松。“铁”字是虚称,以喻其坚。“赤碧”,红色和青色,这里借指戟。戟为兵器。“未销”,未磨灭。

③涧底:涧水边。节钺:古代帝王所用的斧钺,用以指挥军队,也比喻兵权的掌握。箫韶:乐曲名,这里指音乐,也比喻美好的环境。

④矢人:箭靶子上的人形。剡:锋利。

⑤夫差:春秋末年吴王,曾与越王勾践战于槜李(在今浙江绍兴),被俘后自杀。

【赏析】

此诗是赠铁松的。铁松,又名铁枫、铁杉,是江西南昌一带有名的古木。诗人对这株千年古木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故作诗相送。全诗八句,每句七字或六字不等,押平声韵,用五言古诗的体制来写。前四句写铁松的雄姿,后四句写铁松的精神。

首联:“天地为炉万木焦,长松依旧翠岧峣。”

“天地为炉”是说大自然把万物都化成了灰了,而铁松还是那么绿;“万木焦”则是说大地上的其他树木都已焦枯死亡了,只有铁松仍然挺立在那里,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颔联:“洪都一柱苔空老,赤碧千年戟未销。”

“洪都一柱”指的是庐山,因山上有著名的东林寺而得名。“铁松”就是庐山之松,所以这里用铁松来代指庐山。“苔空老”则是指苔藓已经爬满了山石,时间已久。“赤碧”是两种颜色,这里借指山中的石头。“戟未销”是说虽然经过了千年,但山中的武器——剑还没有完全消失。

颈联:“涧底冰霜明节钺,林间风雨听箫韶。”

“涧底”是说涧边的溪水;“冰霜”是说溪边的雪景;“明节钺”是说溪边的石头上还有刀痕剑伤的痕迹;“箫韶”是古乐曲的名称,这里指美妙的乐曲。这里的“箫”和“韶”都是乐音的意思。意思是说:在溪边的石头上还留有战争的痕迹;涧边的雪花飘落在溪水中,发出清脆的声音。

尾联:“矢人莫把高枝剡,留与夫差射海潮。”

“矢人”指的是射箭的人;“高枝”是说高处的树枝;“剡”是锋利的意思;“夫差”是春秋时期的吴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把你的箭射得太高了,否则会射到天上;要留给吴王用来射杀海潮。

这首诗通过对铁松的描写,赞美了铁松不畏强暴、傲骨嶙峋的精神品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不畏权贵、敢于斗争的思想情怀。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